盡管市場期待的諸多利好政策逐一變為現實,然而在罕見的全球股市暴跌的陰影當中,本周A股未能走出獨立反彈行情。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以及對國內經濟前景的擔憂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在10月份的第一個交易周里,滬指跌幅達12.78%。 本周伊始,融資融券試點將行以及央行重啟中期票據發行等利好消息即被美股大跌所吞噬。A股周一就出現大幅下挫,當日滬指跌幅達5.23%。此后,即便是央行調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準備金率的政策也沒有使A股抵擋住外圍市場的猛烈沖擊。 前一個交易周印花稅單邊征收等政策帶來的利好效應逐步消退,滬指再次返回2000點附近艱難掙扎,周五在中國石油(601857,股吧)等權重股的費力支撐下勉強收于2000點之上。滬深兩市周成交額約為3050億元,較上周縮減近一半。 各大板塊中,煤炭、金融和地產板塊本周跌幅較大,其中采掘指數跌26.33%,金融指數跌幅達19.74%,地產指數跌幅11.19%。 本周,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盡管影響有限,但卻顯示了政府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股市穩定運行的決心。10月5日,證監會宣布近期將啟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這對于股市內生穩定機制的完善至關重要。當晚,央行宣布重啟中期票據發行,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央企回購股票。 更為重要的是,包括美國、歐盟、英國在內的多家央行周內宣布降息,全球央行聯手展開應對動蕩金融形勢的行動。在此背景下,中國央行于10月8日再度出手,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國務院也于當天宣布決定暫免征收存款利息稅。 上述種種舉措有的針對經濟,有的針對股市。毫無疑問,這些政策都將通過增加流動性對改善經濟增長預期、提振A股市場信心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環境下,信心的重拾并非一兩個政策所能實現。 就本周來看,全球股市遭遇黑色一周,從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國政府系列政策的利好效應。美國道瓊斯指數本周連續跌破一萬點、九千點整數關口,創下5年來新低。美股暴跌拖累全球股市,歐洲股市隨之下跌,亞太股市普遍受挫。 反觀國內,本周發布的一些經濟數據也不容樂觀。國家統計局的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8.6,比二季度回落8.8點,其中,上市公司景氣指數為145.6,比二季度回落18.5點,回落幅度較大。另外,數據還顯示,三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3.8,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和19.2點。 當下,A股走勢主要系于對未來預期的穩定,而預期的穩定則又決定于外圍市場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美國金融危機究竟將如何演繹尚難判定,中國經濟將受到多大影響仍有待觀察,后續政策還有哪些值得期待,這些都是后市應該關注的重要因素。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