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向看多美元,但上周末忽然提示“強勢難持久,美元當心逆轉風險”,本周美元果然暴跌。美元指數周一和周二(截至昨16:26)分別貶值1.35%和0.84%至81.188。日元連續貶值,目前報102.40,歐元升為1.3661。其余幣種方面,商品幣種大幅反彈,加拿大元、澳元、新西蘭元本周均錄得不菲漲幅。另外,瑞郎表現相對平穩,英鎊連連反彈。預計短期內美元貶值態勢還可能延續,操作中暫不必急于回補美元和日元倉位,可考慮于下周某個時候再介入。 商品幣種暫時反彈 上周五夜間起,幾乎所有金融品種均改變了方向,股市急速回升,債市大跌,商品漸次反彈,外匯市場當然也受沖擊,使原先強美元、強日元格局產生變化,而前期跌得極慘的商品幣種大幅反彈。 金融市場大逆轉是因為上周五起,全球各大央行或財政部進入恐慌性救市階段,他們根本無暇考慮后果,只想盡快穩住眼前混亂的局面。在這種瘋狂救市下,金融危機產生的恐懼確實有可能暫時下降,但從中長線來看,問題不一定能這么容易解決,反而有可能產生后患。 最主要的后患是貨幣供應量增加,這使中長線流動性有可能過剩,進而早晚會有利于商品幣種。前幾年商品大牛市正和“911”后貨幣供應量大量相關,然后造成商品幣種大牛市。 不過雖然如此,但樓市危機級別太大,所以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極大,這和“911”沖擊有本質區別。因此,商品幣種在中短期內仍會受各國經濟不景氣影響,在其重新走強前會有相當長一段時期呈現抵抗下跌態勢,其下跌的盡頭一般是歐美失業率上升到一定程度,然后產生“鈍化”、不再上升的時候,此時才預示著危機或已接近谷底。 全球救市手法五花八門,可說穿了就是印鈔票。當鈔票印得太多,雖然一開始時原油、銅、房屋、黃金等仍在下跌,但早晚會限制這些實物的跌幅。如僅從樓市危機角度看,全球救市所增加的貨幣供應會使房屋未來下跌空間縮窄,這有利于早點脫離危機。實質上是透支未來的增長,因為這種救市相當于所有未購房者為購房者支付一部分成本,這必會妨礙其消費,然后會使下一輪經濟增長缺乏動力。 綜上所述,目前投資者在操作層面還遠未到布局商品幣種時候,只是要關注貨幣供應量及商品幣種之間的關系,未來或早或晚當有潛在的做多機會。 美元調整后仍有新高 40年前,當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元不再兌換固定重量的黃金后,世界即進入事實上的 “美元本位”時代。人們對美元的懷疑已有年頭,這次樓市危機來勢極猛,使人們更加懷疑這種貨幣體系繼續生存的空間。 自2005年11月至今年7月,歐元升值38%,當時許多人就已懷疑,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恐怕不保。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止,歐元占全球央行儲備的市占率由2000年的17%升至27%,美元的市占率則由72.1%降至62.5%。 然而,當樓市危機擴大后,事實上是近幾個月美元不斷走強,全球資金搶購美國公債,這暗示雖然這種貨幣體制存在重大缺陷,但暫時還有可能維持。 美國雖然在發行貨幣,但歐洲也開始發行貨幣,而且手段更狠,日本為維持零利率早就在發行貨幣。當所有主要經濟體均在發行貨幣時,貨幣相對價值并不會變化,頂多推升物價。 據彭博社數據,最近歐盟為幫助金融機構渡過危機,推出總共折合1.8萬億美元的金融救市計劃。歐洲采取的是更激進的政府全盤托底手法,且有不限量注資特性,這種情況下歐元的幣值更難以估計,為歐元潛在利空。 從種種跡象看,歐洲經濟衰退極有可能,而且衰退程度更甚于美國,因此歐元區相對利率優勢不久將消失殆盡,這是歐元中長線利空。摩根士丹利預估,今年年底前歐元將貶至1.25美元。彭博社近期調查一些分析師,他們平均預測今年歐元區經濟料增長1.35%,2009年趨緩至1%。今年美國經濟料增長1.6%,2009年為1.2%。 本周美元大幅回落,料還可能繼續回落一些,但其后應能恢復上漲動能,投資者可伺機逢低做多美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