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向監測和研究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在最近五周內,該機構監測的歐洲股票基金資金持續外流,已經創下了2013年第二季度以來最長的連續資金凈外流時間。自7月以來,該區域主要股指也紛紛自此前創下的高位明顯回落,截至北京時間28日19時,以7月3日收盤點位計算,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已累計下跌2%,德國DAX指數下跌3.9%,法國CAC40指數下跌3.1%。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基本面表現疲軟是歐洲股市繼續走牛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歐元區近日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差于預期,多家機構也強調歐洲經濟此前的復蘇跡象更多是由于債務危機造成的“起點低”而得以凸顯,歐洲經濟并未達到全面復蘇的水平。 復蘇不確定性上升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0.5%,與5月的同比增速相同,至此歐元區通脹率已經連續第九個月不及通脹目標2%的一半,顯示出歐元區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仍非常大。 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2%,低于去年四季度。近期多家機構也下調了其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預期,由此前預測的0.4%—0.5%下調至0.2%—0.3%。 作為歐元區規模最大的經濟體,最新公布的德國7月商業景氣指數跌至年內低點108.0,遠差于預期的109.0;7月商業預期指數為103.4,也低于預期的104.5。 花旗銀行分析師指出,這些數據顯示出歐元區的經濟形勢仍然非常脆弱,連一貫表現穩定的德國經濟也出現疲弱跡象,這給近期歐洲股市帶來一定壓力。 EPFR指出,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歐元區本來就很脆弱的復蘇勢頭,截至7月23日當周,歐洲股基資金凈流出額超過1億美元,并且繼續其連續資金凈流出的趨勢。而相比股市而言,歐元區債市的“安全系數”較高,投資者當周將高達20億美元資金凈投入至歐洲債基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公布的展望報告中指出,歐元區經濟正在復蘇,但復蘇不夠強健。在此背景下,歐元區今年GDP增幅將略高于1%。IMF強調:“由于企業、家庭和銀行繼續修復它們的資產負債表,疲軟的總需求正在對實體經濟活動產生重壓,并下拉了整個歐元區的通脹。該區域經濟增長存在下行風險。在短期有限的政策空間內,進一步的負面沖擊,無論是區域內部的或外部的,都可能削弱金融市場的信心,遏制經濟復蘇,將經濟推入低通脹甚至通縮。” 歐股短期難走強 在此背景下,多家業內機構對歐洲股市的態度紛紛由此前的“非常樂觀”轉為“相對謹慎”,部分機構預計,歐洲股市短期內難以再現此前的牛市格局。 路透社最新評論指出,歐洲此前復蘇跡象明顯更多是基于其由于債務危機造成的“起點低”而得以凸顯,歐洲經濟總體而言實際并未達到全面復蘇的水平。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奈特利表示,相對于目前美國和中國更為明顯的經濟復蘇形勢而言,歐洲經濟繼續復蘇的動能卻出現減弱,這也直接反映到投資者對該區域股市等風險資產的態度上。特別是馬航事件加劇了歐洲的地緣緊張局勢,也成為歐洲股市的不利因素之一。奈特利還強調,歐洲央行[微博]稍早前的再寬松舉措,應該會助推歐元區經濟增長,但會有6至12個月的滯后,所以這也不是股市的短線利好。 法國巴黎銀行則在最新研報中表示,此前資本流入為歐洲股市帶來的強勁支撐已經明顯減退。從該機構的監測數據來看,歐洲投資者購買海外資產,已經蓋過了海外對歐元區資產的需求。投資組合中歐洲股市以及相關基金等資產的資金凈流入現象已經出現逆轉,部分資金已轉向投入購買歐元區以外的國家證券和其它資產。 高盛集團股票策略師奧本海默指出,歐股近期可能將出現波動較大的局面,除去宏觀層面的因素,投資者應該看到部分股票的估值不再便宜,短期風險正在明顯上升,但長期仍看漲歐洲股市。 富蘭克林泛歐洲股票團隊總監烏唯·策爾納表示,歐洲當前的整體復蘇以及股票市場未來仍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銀行業的估值已經修正。未來歐洲銀行業將面臨更艱難的環境,部分原因是由于更嚴密的監管及更高的資本要求。此外,大部分歐洲的公用事業企業均存在供過于求的情況,這將壓低其盈利前景。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