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周二(9月14日)終于一改此前頹勢,實現反彈,因為美國颶風季節限制了墨西哥灣的石油供應。截至發稿,WTI原油月期貨上漲72美分,漲幅1.93%,報37.9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上漲0.61美分,漲幅1.54%,報40.22美元/桶。 國際能源署(IEA)周二將2020年原油日產量預期下調20萬桶,至9,170萬桶,稱對經濟復蘇步伐持謹慎態度。IEA在其月度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石油需求的復蘇將在2020年下半年明顯放緩,因為大部分容易獲得的增長已經實現。”IEA稱,發達國家商業石油庫存7月觸及32.25億桶的紀錄高位,并下調了對今年下半年隱含庫存的預估。 IEA的需求修正與主要石油行業生產國和交易商的預測一致。歐佩克也在周一的月度報告中下調了石油需求預測,它稱,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946萬桶/日,超過OPEC一個月前預期的減少906萬桶/日。而英國石油(BP)表示,需求可能已在2019年見頂。 OPEC將在周四召開的會議預計不會就進一步減產提出建議,但會集中討論當前減產的遵守和補償機制。在這類會議之前,交易員通常會因為預期該組織可能決定采取新的行動而抬高價格。 對美國因颶風莎莉而造成供應中斷的擔憂為價格提供了一些支撐。隨著颶風莎莉(Sally)逼近美國墨西哥灣中部,風力增強,能源企業、港口和煉油廠周一紛紛關閉。莎莉是過去一個月第二個關閉油氣活動的重大颶風。Rystad能源咨詢公司的石油市場主管Tonhaugen表示:“未來幾周還會有更多的風暴,這有助于推高價格。惡劣天氣給石油生產帶來了一些不可預測性,這對油價來說總是好消息。” 與此同時,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8月份原油吞吐量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達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水平,原因是今年早些時候煉油廠努力消化創紀錄的原油進口。盛寶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漢森(Ole Hansen)說,中國相對樂觀的經濟數據-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好于預期,以及這些數據對人民幣/美元匯率的積極影響,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 加西時間周二(9月15日)上午8:54分(北京時間周二凌晨11:43),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報37.98美元/桶。 加西時間周二(9月15日)上午8:54分(北京時間周二凌晨11:54),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40.22美元/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