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選擇一個歐洲銀行業達到頂點的時間,你會如何選擇?是2012年7月巴克萊首席執行官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深陷同業拆借利率設定丑聞提出辭職?還是2012年晚些時候瑞信宣布退出固定收益交易業務并裁員1萬人?亦或是2010年9月12日,當時巴塞爾協議III的一系列代價高昂的資本要求開始顛覆全球金融經濟? 這些都是標志性事件。那2015年5月21日呢?由于德銀持續卷入法律訴訟,一系列丑聞使其承受巨額罰單,再加上業績不佳,德銀高層領導危機發酵。最終,德意志銀行兩位聯席CEO安舒·賈因(Anshu Jain)和于爾根·菲辰(Jürgen Fitschen)宣布在6月底離職。 投資者對歐洲銀行領導人的耐心已經耗盡。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后,歐洲已經有8家大銀行宣布裁員,使裁員人數增加至大約10萬人,市值損失4200億美元。 2015年,德意志銀行巨虧68億歐元。今年2月中旬,受負利率、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隱約逼近的監管和訴訟費用的影響,市場爆發了自2008年來未曾出現過的擔憂,歐洲銀行業股票遭遇大量拋售。歐洲銀行股血流成河。 去年剛剛上任的巴克萊、瑞信、德意志銀行及渣打銀行的新首席執行官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在正在被嚴格的新資本規定和大量的金融技術初創公司同時重新塑造的市場站穩腳跟。 美國銀行看起來已經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走了出來,而歐洲的金融機構卻在為另一輪重組做準備。2015年,瑞信全年的損失達到24億美元。為削減成本,該公司表示未來3年內削減成本35億瑞朗(35億美元),并將瑞信的獎金池削減11%。在巴克萊,去年12月上任的杰斯·斯特利(Jes Staley)宣布裁員1200人,并關閉亞洲和澳大利亞的辦公室。巴克萊還在考慮出售全球貴金屬業務,并關閉中歐、中東和北非的現金股票銷售業務。 盡管克萊恩、蒂亞姆及其它歐洲銀行行長面對歐洲經濟停滯重新整合他們的公司,銀行業依然不振。2月8日,德意志銀行股價暴跌接近10%,創90年代以來股價最低點。之后,盡管克萊恩表態稱德銀“堅如磐石”,但股價并未顯著反彈,仍維持低位徘徊。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個又一個銀行行長安撫投資者,稱他們的公司并未陷入資本緊縮。 同時,網絡貸款P2P、手機銀行、比特幣錢包應用Blockchain等也加劇了銀行的挑戰,這些手段簡化了金融手續,使金錢管理和海外付款更便捷。傳統銀行業不得不追趕這些新興的業務渠道。 總部位于倫敦的金融創新組織(Innovate Finance)表示,在過去的兩年里,投機資本家、天使投資人及銀行家們自己已經投入超過240億美元在全世界的金融科技創新公司。Sam Hocking表示,“銀行現在正在發生一個根本的變化,他們看到高昂的科技成本,如果有方法可以通過與外面的公司合作而降低其科技成本,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瑞銀集團(UBS)正在進行實驗發行手機債券。Dopay,一家可以使公司可以通過手機APP發工資的初創公司,已經加入了巴克萊銀行。 一些初創公司徹底改變了小額銀行存放業務。總部位于倫敦的Funding Circle已經為位于德國、荷蘭、西班牙、美國和英國的小公司發放貸款超過15億美元。該公司只需要將網上的貸款方與借款方配對,并不需要使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在達沃斯論壇期間,克萊恩因其接受無現金社會的言論而語驚四座。他表示,“或許10年后現金就不存在了。”去年10月,克萊恩派德銀首席運營官Henry Ritchotte建立一個電子銀行。 最終,銀行業的麻煩可以追溯到一點,那就是:復雜的代價。自上世紀90年代末銀行開始全球化,懷疑者公開譴責銀行業務太大不好管理。但是正是銀行產品的復雜性使之繁榮。現在,改述德意志銀行前首席執行官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的話:銀行業又一次回歸簡單。這是管理者所需要的,也是眾多的用戶所期望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