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央行來說,關于最終加息的困難部分在于讓借款人留意到其可能釋出的訊息:他們應該不用擔心短時間內會有多次的加息。 英國央行最快或于11月加息 自金融危機即將爆發前、即2007年7月以來,英國民眾的債務成本就沒有升高過。這場金融危機讓英國這個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 如今經濟復蘇進入第八年,英國央行表示“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加息。投資者大都表示,這意謂著在下次政策會議后,最快11月2日就會有動作。 企業擔心加息會對消費者心態產生影響 在某一層面上,準備金利率從0.25%調高至0.5%,將只是把去年英國意外公投脫歐后緊急降息的部分又調升回來。但許多英國企業擔心加息或許會對消費者心態造成巨大影響。 英國工業聯盟(CBI)首席經濟學家Rain Newton-Smith說,在全國走訪時,企業問到了很多有關英國央行的問題。人們對第一次加息帶來的心理沖擊倍感緊張。 卡尼——“不*譜的男朋友” 近年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以及英國央行多次試圖釋出可能在何時加息的信號,但都以失敗告終;因此,要傳達加息相關的訊息會面臨更為艱巨的挑戰。 英國經濟出現的意外狀況一再令加息指引偏離軌道,一名英國議員甚至在2014年戲稱卡尼是“不*譜的男朋友”。 6月,英鎊先是下挫,之后又因卡尼在八天內兩次發表講話而回升;在講話中,卡尼似乎改變了暗示的重點,從不急于考慮加息轉為稱可能有必要加息一次。 目前仍不清楚英國央行是否會在11月扣下加息扳機。上月的路透調查中,大多數分析師都表示,現在不是加息的合適時機,但他們仍預計英國央行將加快步伐。 英國通脹率處于五年高點3%,高于英國央行的2%目標。但國內經濟面臨脫歐的深度不確定性,增長率只有歐元區的一半。 加息沒什么大不了的? 前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費希爾說,一次加息25基點不是那么了不得的事。關鍵在于他們除了加息還說了什么。他說,英國央行已經很久不曾影響普通民眾生活。但可能會突然再度回歸民眾視線,特別是對那些要償還抵押貸款的群體。 英國央行多次重申預計其將有限度且緩慢地加息,呼應了其他很多央行對經濟抱持審慎的態度。分析師說英國央行在首次加息后或將繼續釋出謹慎基調。 金融市場預計英國央行下月加息后,在2018年僅將有一次25個基點的加息。 英國經濟主要的推手——消費者是否也抱持同樣的看法,則尚待觀察。 加息是否是一次性的?溝通很重要 Pantheon Macroeconomics分析師Samuel Tombs表示,央行屢次試圖很清楚地發出將只是一次性加息的信號,但英國的家庭一直沒聽懂這個微妙的指引。他們認為抵押貸款利率會上揚,準備迎接更多加息。 Tombs稱,英國央行上回在2007年加息時,表示對下一步不做任何判斷。但接下來一個月后,預期未來12個月會加息的凈家戶數量較歷史均值翻了一番,消費者信心也下滑。 英國央行官員就像全球其他央行官員一樣,越來越多地嘗試找到和借款者溝通的最好方式。 曾幾何時各國央行以幾近守口如瓶的方式運作,甚至不公開宣布利率的變動,如今卡尼則定期接受媒體訪問,直接對消費者及企業發表講話。但事情并不總是按計劃發展。 外界認為英國央行的利率指引代表著堅定地承諾,卡尼之前經常不得不挑戰這種觀點。英國央行官員抱怨稱,在媒體報導中通常看不到這種細微的差異。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Andy Haldane)本月稍早在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后對記者表示,這一點并不能總是得到充分了解。當數據變化及實際情況改變時,他們的觀點也需要相應調整。這并不意味著,這種觀點以前是錯誤的。實際情況有時會改變。 但這次,就連那些認為英國央行11月加息是錯誤做法的經濟學家也表示,可能會加息,即便只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溝通失敗的情況。溝通出現問題可令其傳遞信息的任務變得更加復雜。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駐歐洲首席分析師Jean Michel Six表示,如果英國央行繼續按兵不動,可能造成信譽受損的風險。 Six說,這就像是惡性循環。一旦朝著說你可能會加息的方向走的太遠,就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會有損信譽。這個游戲只能玩一段時間。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