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黃金市場的持續升溫,各地參與黃金交易者逐漸增多,“地下炒金”活動也日益活躍起來,其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投資者對黃金交易認識模糊。一些投資者在金融知識匱乏的情況下,在投資前未進行全方位的咨詢和分析,受利益驅使,盲目跟風進行投資。二是金銀管理制度滯后。目前我國對金銀管理條例采用的是1983年國務院頒布的《金銀管理條例》和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取締自發黃金市場加強黃金產品管理的通知》。這兩個法規均是在黃金屬于管制品的情況下頒布的,并未有任何涉及地下炒金的條文。三是監管機構不明確。目前銀行、金交所會員單位、期貨公司都可以進行黃金代理投資業務,這些機構的相關主管部門分別是銀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機構對場外黃金交易進行界定和管理,容易出現管理盲區。 為穩步推進對非法黃金交易治理工作,有序規范黃金交易市場發展,建議:一要正確選擇投資渠道。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商業銀行進行黃金交易所的實物黃金投資,也可以進行商業銀行的紙黃金投資,還可以進行上海黃金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交易。二要正確認識黃金交易的復雜性。黃金具有商品和金融的雙重屬性,是一種易受投資者青睞的產品,從事黃金投資的機構或公司,應弘揚產品的功能性,引導、保證通過合法渠道,進行合法交易。三要加大宣傳力度。目前國內黃金市場的交易品種、時間、規模、服務等方面與國際黃金市場相比較,存在很大差距,社會各界應加大宣傳力度,把投資者吸引到正規的黃金交易渠道上來,同時要加大力度開放靈活的黃金交易業務,讓有興趣的投資者參與,從源頭上杜絕“地下炒金”行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