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與歐盟經歷了最頻繁的高層互訪,卻也遭遇了最決絕的貿易摩擦,如果要對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第十年做總結的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頻繁的元首互訪與兩次中歐峰會,將中歐政治交往提升到建交以來頂峰。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2012年先后訪歐,歐盟各國領導人也頻繁訪華,光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兩度抵京。 但火熱的政治關系卻難以掩蓋歐債危機給中歐經貿關系蒙上的陰影。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中歐貨物貿易總額同比下降4.1%至4957億美元,其中中國對歐出口更是下降7%;而以光伏雙反案為代表的貿易摩擦更是持續加劇,連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都用“克難前行”來回顧2012年中歐經貿關系。 歐盟在2011年剛升為中國第一對外投資目的地,但在2012年吸引的中國投資卻銳減20%。根據商務部數據,去年1至11月中國對歐盟投資僅達到17億美元,而美國羅迪厄姆咨詢集團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對美投資達到創紀錄的65億美元,歐盟吸引的中國資本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 不過歐盟駐中國大使馬庫斯·艾德和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卻表現得頗為樂觀。他表示,盡管歐盟在2013年仍將持續輕微衰退,但中歐雙方可以通過一系列創造性的方式來避免中歐貿易“硬著陸”。一方面歐盟希望在2013年與中國簽訂投資協議解決市場準入問題,相關談判可能在中歐峰會上正式啟動。另一方面中歐簽訂的城鎮化建設合作協議,能夠推動歐盟企業對華產品與技術出口。 但對于中國希望歐盟緩解貿易保護主義,消除投資歧視等訴求,歐盟并未有足夠積極的回應。 針對中國質疑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案是貿易保護主義體現,艾德和卻辯稱,歐盟行為完全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程序,并非貿易戰。 光伏案難回旋 中興華為補貼堪憂 糟糕貿易數字背后,是中歐關于貿易摩擦升級的相互角力。 歐盟于去年9月啟動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目前,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該類產品價值210億歐元,為當期中國同類產品出口額的73%。據統計,這是迄今為止中歐乃至全球涉案金額最高的貿易爭端。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表示,“因債務危機,歐盟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對中國光伏等產業發起反傾銷措施,雙方貿易摩擦有所加劇。” 而艾德和大使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避談貿易保護主義,他反復強調,太陽能案給雙方公平貿易敲響了警鐘,歐盟行為完全是在WTO貿易協定框架下,并非所謂的“貿易戰”。 艾德和表示,光伏雙反已經立案,需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審理,但在數月后的調查截止日期前,仍有通過相關方進行溝通的可能。“布魯塞爾和中國仍然有合理解決這個問題的溝通余地。” 但他也坦承,光伏雙反問題上中歐通過高層溝通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很小。“世貿組織規則規定,一方可以檢查另一方的公司,審核賬目,確保沒有補貼存在。如果發現另一方有補貼行為,可以采取行動終止補貼。因此這其中還有很多技術性細節需要我們關注。這整個程序是完全基于規則,因此很難用政治來扭轉局面。除非被審查一方改變補貼方式,那么也許上訴方有撤訴的可能性,但目前我并沒有看到這種情況。” 去年12月底,外媒爆料稱歐盟披露的一份內部文件指出,華為和中興通訊(9.72,-0.03,-0.31%)這兩家中國無線網絡設備廠商以超低的價格在歐盟市場上傾銷商品,對歐盟廠商造成損害。 艾德和大使向本報確認歐盟內部確是有這份報告,盡管目前沒有立案,但仍表示對可能的補貼存在“擔憂”。 “我們確實對于一些中國電信[微博]公司可能存在的補貼感到擔憂,特別是當你打開報紙就能看到國家開發銀行又宣布給予一家電信公司一筆金額巨大的補貼時”,大使表示。 中歐峰會或談《中歐投資協議》 除去貿易糾紛,2012年中歐間關于市場準入、公共采購等話題也火藥味十足。 去年12月5日,中國在日內瓦第四次遞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GPA)的提案清單。12月6日中國歐盟商會致信媒體批評稱“中國再次提交令人失望且限制重重的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清單”。 而就在2013年新年前兩天,有媒體報道,一項關于限制進入歐盟公共采購的議案提交到歐盟委員會。內部人士表示,議案雖然面向所有國家,但主要是針對中國的。此項草案目前已提交歐盟成員國討論,一旦這項報復性法案通過,大陸企業將喪失在歐盟成員國范圍內承攬大型基礎建設的機會。 艾德和大使向本報表示,他一直在就市場準入中的公共采購和服務領域與中方保持對話溝通。“兩個領域目前都沒有得到充分發掘。我們相信開放將對雙邊貿易都有很大促進,對雙方都大有裨益。” 大使表示,這些問題希望在首個《中歐投資協議》的談判中得到解決,而推動談判將成為2013年歐盟在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中歐雙方都很重視投資保護。而與此同時,歐盟還堅持認為市場準入和平等待遇也非常重要。” 事實上,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去年6月訪歐時表示,盡快啟動《中歐投資協議》,開放公共采購市場,以及克制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均為中國的核心訴求。早在去年年初中歐峰會之前,歐方就有意開啟《投資協議》的談判,但至今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歐洲國家的外交官曾向本報透露,歐洲希望中國能夠將市場開放納入其中。 而艾德和對本報表示,目前中歐雙方對于開展這些談判都非常積極。“相信下次峰會(預計2013年下半年召開)將會啟動投資協議談判。” 城鎮化帶來增長動力 艾德和對2013年中歐峰會充滿期待,他預計峰會將圍繞“綠色增長”議題進行溝通。 “綠色增長將塑造中歐未來十年關系,綠色增長包含眾多核心問題,如城鎮化、高科技、可持續發展、社會凝聚力、社會企業責任、老齡化等等。”艾德和向本報表示。 去年5月,李克強副總理訪問歐盟總部,舉行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高層會議,簽署《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為雙方未來在城鎮化領域合作明確了方向。相互提供科技創新合作、技術創新、研發等。 艾德和表示,城鎮化合作、綠色科技將成為歐盟與中國新的契機,歐盟在各個領域的理念和技術將通過這個平臺與中國合作。 艾德和介紹,城鎮化合作在這個高層的框架下已經出現很多新的共同項目,并將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他預計,2013年中歐在核安全、水治理、城市交通等領域將可能簽署更多合作協議,帶來更多商機。這也意味著,歐盟企業可以抓住中國城鎮化的巨大商機擴大對華貨物與技術出口,避免中歐貿易在2013年“硬著陸”。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