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局走貶,為全年跌宕起伏的行情埋下伏筆,而2013年初以來人民幣持續上揚,甚至創出新高,則無疑給“溫和升值論”帶來挑戰。外匯市場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回暖、風險偏好提升及企業結匯需求旺盛,使得人民幣階段性強勢具有合理性,這一趨勢估計還將延續一段時間。不過,從全年來看,考慮到我國經濟增長趨勢性放緩、國際短期資本雙向流動日趨頻繁和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力度加大等因素,人民幣持續單邊、大幅升值基礎已不復存在。 年初發動新高攻勢 俗話說,新年新氣象。步入2013年,沉寂了近一個半月的人民幣升值行情卷土重來。 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初以來7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有4個交易日出現上行,并于1月11日升破6.28,14日則一舉突破6.27,報6.2695,創下匯改之后次高水平。目前人民幣中間價距離去年5月初創下的6.2670的匯改后紀錄高位只有25基點的差距。 人民幣即期匯率則從年前6.23一線漲至最新6.22左右。1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詢價交易高開高走,盤中最高至6.2124,刷新了匯率并軌改革以來的最高紀錄;該匯價隨后脫離盤中高點,尾盤走低至6.2192,較前一交易日跌31基點,但仍比去年末高出111基點或0.18%。 在境內外遠期市場上,同樣可以感受到人民幣升值預期抬頭的氛圍。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1年期掉期14日最新成交為升水990點,相當于市場認為1年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達到6.3182水平,繼續傳遞出看空人民幣的訊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境內遠期市場看空人民幣的氣氛已經收斂許多。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人民幣遠期掉期成交平均為升水1454點。離岸市場上,人民幣貶值也迅速收窄。據世華財訊數據,11日香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1年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NDF)收于6.2730,相對境內市場即期匯率的貶值預期已收窄至1%以內,而去年四季度平均為1.56%。 階段強勢還未到頭 外匯市場人士分析,短期內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中國經濟回暖預期與良好的外貿數據,為人民幣短期走強提供了基本面支持,而年底企業結匯需求也從季節性因素的角度提供了合理解釋,另外美元匯率運行偏弱,相應的為人民幣升值提供動力。站在中國經濟回暖及風險偏好提升的大背景下,預計人民幣短期強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觀察人民幣即期匯率走勢,2012年先揚后抑,以7月下旬為分水嶺。去年7月下旬過后,人民幣匯率重回升值軌道,期間升值行情又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美聯儲推出QE4的預期升溫,美元大幅走軟推動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走強;第二階段是去年9月下旬至年末,美元指數呈現寬幅震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繼續上臺階,市場對于此階段人民幣升值的討論頗多,但背后都離不開中國經濟回暖這一事實。從數據上看,正是從去年9、10月份開始,包括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等系列經濟指標出現了穩步的回暖趨勢。目前這一趨勢仍在延續,為人民幣走強提供了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2月PMI為50.6%,連續3個月處于榮枯分界線之上;當月進出口規模雙雙創歷史新高,貿易順差額較前一月增長119.8億元至316.2億美元,遠超預期。 從具體影響路徑上看,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回暖預期上升,人民幣貶值預期收斂,外匯流出放緩,同時貿易企業主動結匯意愿上升,從而對人民幣需求具有實際正面支持。目前看,國際市場風險偏好依然較強,歐元等主要風險貨幣兌美元上漲,美元指數短期表現疲軟,人民幣有跟漲非美貨幣的動力。與此同時,春節前企業結匯需求一般比較旺盛,季節性因素同樣支持人民幣短期繼續走強。 數據顯示,14日香港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報6.1855/65,比境內即期匯率高出約300點。市場人士預計,離岸市場匯率或牽引境內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升值。不過,從全年來看,考慮到我國經濟增長趨勢性放緩、國際短期資本雙向流動日趨頻繁和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力度加大等因素,人民幣持續單邊、大幅升值基礎已不復存在。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