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美國經濟依然無法擺脫大衰退余波的掣肘,要加快速度,盡可能早地回到充分就業的局面,還需要更多幾年高赤字開支的幫助。 事實上,這惡業就是上周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的官方預算前瞻的核心內容。辦公室以其傳統的低調和超黨派風格駁倒了為數不少的政治家們的說法——無論哪個黨派當中,都不乏要求在低迷時期采取緊縮政策的聲音。 在疲軟氣候之下,我們的經濟將遭受7萬2000億美元的產出損失,這相當于讓整個美國經濟停轉整整半年。國會預算辦公室溫和地表示,政府應該在未來四年當中適當提高預算赤字的水平,來提振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增加,然后等到2007年經濟充分復元之后再采取較大的動作來削減赤字。 政治家們的習慣是,當國會預算辦公室就預算赤字的長期危險發表警告時,他們就會樂于引用這些說法,但是當辦公室就目前非常可觀,而且還在不斷膨脹的經濟赤字發表警告時,他們就充耳不聞了。 所謂產出缺口,即我們能夠產出和獲得的數字和我們實際上產出和獲得的數字之間的差距,去年已經達到了9400億美元,而今年預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幾乎和2009年我們處于深度衰退當中時相當。 這也就意味著1萬億美元的經濟赤字,這赤字以高失業率、破產、抵押贖回權喪失等等形式損害著我們的利益,意味著美國夢和機遇的永久性失落。 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在今年當中,由于預算赤字削減的措施如開支減少,稅率上升,工資稅增加等,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將降低一半,從3%減速為1.4%。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率不但不會降低到7%以下,反而會達到7.9%左右。這一年的赤字削減會讓我們損失100萬個就業機會。 根據辦公室的預期,按照當前的政策,經濟赤字想要縮小,恐怕至少要等到2017年。從2008年到2017年,我們損失的經濟產出總規模預計將達到7萬2000億美元,相當于一年產出的一半,這是永久性的損失。換言之,這損失相當于讓我們的整個經濟停轉半年。 如果一個州或者一座城市受到了持續幾天的風暴的襲擊,我們就會考慮實行全國緊急狀態,可是,當更大規模的災難發生時,我們卻選擇了置若罔聞。我們對自己說,我們對此束手無策——可是,其實并非如此。 在常規的預算預期報告之外,國會預算辦公室還發布了一份特別研究報告,對國會現行做法之外其他預算路線圖對經濟可能的影響作出了評估。 對于那些了解經濟現狀的人而言,他們的研究結論應該說是意料之中。在未來四年當中,如果我們能夠以更多開支或者更輕稅負的形式進行財政刺激,則經濟將增長得更加迅速,帶來更多的收入,造就更多的就業機會。可是,一旦經濟在2017年重新達到充分就業,我們就沒有必要再那么做了,因為屆時那增加赤字就將變得有害,因為會對私營部門造成排擠,使得經濟增長減緩,收入和新增就業機會減少。 不過,議會和總統現在看上去似乎都有意加速財政收縮,這種做法將會延長我們的經濟苦難。財政紀律從長期角度說來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就眼下論,卻將是個災難。 從這個報告,其實我們應該采取的做法已經很容易看清楚了:暫時容忍赤字甚至增加赤字,直至經濟升溫,然后我們可以更多地削減。 或者,干脆就用國會預算辦公室自己的話吧,雖然口氣冷漠許多:“如果決策者想要在近期內提升國民生產總值,讓其超過現行法律之下的預期,以及在未來超過同樣基準下的預期,他們就應該訴諸在未來幾年內增加赤字,然后再其后以更大規模縮減(直至最終將債務減少至比以現行法律能夠達到的更低的水平)的政策。” 要真正執行這樣的政策,要求決策者同時具備微妙的技巧和一些紀律,可非常遺憾的是,這兩者恰恰都是華盛頓目前所缺乏的。 目前,在整個華府只有一個機構在試圖盡可能快地讓我們重新回到充分就業的情況當中,這就是聯儲。聯儲已經表示,他們將繼續執行寬松政策,包括購買債券和確保超低利率,直至失業率降低到6.5%的可持續水平。 其實,議會也應該采用類似的思考方法,即在失業率降低到6.5%之前,他們是不應該考慮增稅,削減開支,或者允許自動削減等做法生效的。 正如經濟學家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所問:“議會難道不能在經濟問題上參考醫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嗎?” 各位議員,拜托了,不要惹麻煩了。讓經濟先復蘇,之后才是擔心債務的時候。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