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美國經濟的溫和復蘇及美股市場今年以來的優異表現,全球股市的投資者情緒開始顯現出“大逆轉”的趨勢。7月以來,資金持續流入發達股市特別是美國股票市場。 根據美國全球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數據,7月11日~17日當周,流入發達股市資金繼續大幅反彈,創下自2008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流入,其中88%流入美國股市,日本和歐洲股市也繼續錄得流入。新興市場整體錄得782萬美元資金流入,但內部出現分化,其中中國和南美部分新興國家仍以流出為主,而俄羅斯、韓國、中國臺灣等新興市場均出現流出放緩或流入。 而債券方面,資金繼續流出新興市場債市,小幅流入發達市場債市,高收益債繼續受到青睞。 “在QE退出的大背景下,資金大幅回流美國等發達股市已成趨勢,而在美聯儲對QE態度發生輕微轉變后,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壓力有所放緩,但內部分化會逐漸加強,仍流出中國。” 申銀萬國[微博]昨日(周二)發布研報稱。 由此看來。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的股票類風險資產正在受到投資者追捧。伯南克最新的講話緩釋了投資者對QE退出的擔憂,市場對三季度美國經濟的樂觀預期,刺激美股三大指數實現連續四周上漲。 今年初以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降了9.6%,而標普500指數(S&P 500)則上漲了27%。 另據金融時報(FT)報道,美國大型銀行和新興市場大宗商品公司的市值差距逐漸擴大,另投資者情緒出現轉變。截至上周五收盤,美國各銀行的總市值自2007年11月以來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是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能源和材料類公司總市值的兩倍。而今年初,這一數值還只是上述金磚國家公司的1.5倍。 美國經濟的持續改善確實已經為美國金融業的發展帶來利好。最新公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華爾街大牌投行的利潤均同比增長并超過市場預期,且達到了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直接推動美國大型銀行股價的上漲,而金融部門的強大表現經常都會被視為股市穩步上漲的關鍵因素。 然而,美國各銀行市場重要地位的恢復,可能會令人擔憂全球經濟會再次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信貸驅動的全球經濟環境。投資者還擔憂,各國央行通過大規模資產購買來刺激經濟的做法,人為地提高了金融行業的估值。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