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基本上已重回軌道,但勞動市場表現陰晴不定。當美國渡過此次財政難關后,接踵而來的挑戰,是貨幣寬松政策的退場時機及縮減幅度。10月29、30日聯邦儲備委員會兩日會議過后,決策者維持每月850億美元購債規模,并延續聯邦儲備利率自2008年來接近零的水平。看來在葉倫明年一月底接管美聯儲之前,除非美國經濟指標有預料外的轉變,世界經濟局勢會延續QE政策所帶來的效應,并緩慢地復蘇。 細觀美國兩黨主張,可以發現民主共和兩黨在預算案的立場有極大差異。其中參議院(民主黨為多數)主張加稅及增加預算,眾院(共和黨主導)則希望減少福利支出來達成財政平衡。對中國而言,此次美國債務危機的落幕令其輕松不少,但后續效應仍吸引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因整體債務危機并未完全解除。2014年2月7日是美國再次批準提高舉債上限的最后期限;而2014年1月15日,兩黨將先面對預算爭議,但預估到時候情況不至重蹈今年10月關門的覆轍。 制造業上,匯豐于10月24日公布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9,創下七個月新高,已連續三個月處于榮枯線50上方,制造業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升至51.6,亦為七個月來最高,可看出制造業活動回暖有望持續,主要依*大陸內需回升及穩增長政策的繼續,未來中國在經濟改革、資源價格改革、土地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及對外開放體制改革下,可望帶動未來整體經濟增長。 十一月將召開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并調定未來十年經濟政策導向。自1978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確立中國的改革開放方針,其后會議討論內容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成為發展市場經濟提供理論和政策的依據,對促進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另外,歐洲原本呈現衰退的國家,今年以來的表現都顯示即將走向復蘇之路。愛爾蘭及西班牙預期很快就不需要紓困,希臘也會開始償還巨額債務。但歐洲經濟情勢仍無法太過樂觀,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這些受到援助國家的政府負債占GDP比例都超過100%,如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等,而扮演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與法國,其負債占GDP比也都超過80%以上。即使目前經濟增長衰退趨緩,或是有復蘇的跡象,卻隱憂仍在。歐元區國家的10年期公債收益率近來大都呈現下滑態勢,表示歐債危機的風險慢慢減緩。但要注意的是落后指標——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元區失業率,將成為歐洲經濟回溫的主要障礙與隱憂。 展望未來,目前歐元區景氣維持緩步復蘇之勢,通膨依舊較低,金融面穩定,貨幣市場未見緊縮。而ECB貨幣政策例會仍持續往常態度,繼續保留“政策利率維持當前或更低水平一段長時間”的前瞻性指引,并繼續表明若有必要不排除推出LTRO以化解貨幣市場緊縮等,希望能穩定市場信心,避免市場利率過度走揚。毫無疑問,歐元區經濟已經停止惡化。 另一重點觀察,貨幣寬松和日元貶值帶動日本經濟復蘇、扭轉通縮困境。10月1日日銀公布第3季的短觀調查顯示,整體企業景氣判斷指數由-2翻正至2,為2008年Q1以來首次翻正;大、中、小型企業景氣判斷指數也連3季上升,景氣確實出現好轉跡象。 由于日本經濟持續復蘇,今年前兩季GDP季增率均將近1%,已是2010年Q1以來最佳表現。安倍于10月1日正式宣布明2014年將消費稅率由5%上調至8%,同時在2013年12月公布規模高達5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對策,消費稅后續效應以及日本國家財政問題,將是日本經濟是否后續持續復蘇好轉重要觀察指標。 最后,雖然美聯儲宣布QE不減碼,但今年5月開始的QE退場預期,已經對新興市場造成傷害,部分國家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因應。巴西與印度尼西亞貨幣今年持續貶值,已經影響到政府打擊通膨的效果,另一個促使央行加快升息的原因是通膨飆升,印度尼西亞央行預估,今年通膨率可能逼近10%,遠高于央行設定的3.5%至5.5%的目標區間。今年以來印度尼西亞利率已從6%升息到7.25%,巴西亦從8.5%升到9.5%,新興市場的動蕩情勢,也需要持續關注。 綜觀全球經濟情勢盡管歡樂中仍帶些許疑慮,但毋庸置疑的,緩慢復蘇的前景是我們可預期且樂見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