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報導說,美國滔天的赤字和棘手的預算紛爭,使得人民幣可能成為世界貿易貨幣主導。但是看看經濟歷史書你就會對此觀點保持謹慎。在過去五十年里,其他貨幣,包括德國馬克,歐元,和日元都曾經被暗示將竊取美元的王冠。 然而他們都失敗了。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就像前三個覬覦者面臨的障礙一樣巨大。 德國馬克:沒有深邃和復雜的金融市場 在70年代,許多人視德國馬克為美元的競爭者。德國經濟在快速增長,到80年代初期,它已經占據了全球商業份額的10%,大致跟今天的中國一樣。 馬克被廣泛接納為國際貿易發票和結算的貨幣,即使在第三方國家。其他國家選擇用馬克固定匯率,馬克在央行的外匯儲備組合當中占據了顯著的位置。 但是盡管這些優勢,馬克的進步也就止步于此了。部份問題是,雖然德國的貿易具有不容置疑的實力,但是它的金融市場在廣度和深度上無法望美國的項背。 結果,作為一個投資貨幣,馬克從未獲得關鍵的份量。沒有深邃和復雜的金融市場,它就沒有機會推翻美元。 日元敗于日本的泡沫經濟 接下來是日元。在80年代,日本貨幣的崛起似乎是確定的。 日本已經成為一個貿易強國。它的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隨著東京取消它的資本控制和鼓勵金融市場發展,日元占據了全球貨幣交易的30%。 它沒有持續很久。金融自由化吹大了日本的泡沫經濟,導致破裂和沉重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日元占據全球市場的份額下降三分之一,它占據官方儲備的份額減少一半。 中國三方面不足 人民幣仍無法取代美元 這每一個情節都對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經驗教訓。為了讓它的貨幣在全世界獲得普遍接受,一個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廣泛的國際貿易網絡。 它必須擁有深邃的復雜的和監管良好的資本市場,并且它要對外國參與者自由開放。 它必須有一個可信和透明的治理結構,決策者可以展示成功的財務管理記錄。 它必須有一個強大和穩定的銀行系統,和穩固的經濟前景。 中國看起來在這三方面仍有待進步。它的資本市場依然相對封閉。隨著債務水平膨脹,它的銀行系統和經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當然,美國政府的信譽和美國金融系統的穩固在最近幾年已經受到嚴重沖擊。 但是美國政府不是在試圖讓美元在全世界接受。它已經被接受了。 這就是最后一個要點:美元的慣性。即使中國成功的達到了所有其他標準,人民幣將仍然不得不克服人們青睞美元作為世界領先貨幣的巨大的慣性。 歷史告訴我們,人民幣距離取代美元仍然遙遙無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