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已有不少專業機構,如GFMS以及世界黃金協會(WGC)都預計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將超過1000公噸,并取代印度成為全球頭號黃金消費國,其中部分的預期已于近期得到兌現。 不過Mineweb駐荷蘭分析師KoosJansen卻表示,上述兩個機構計算中國黃金消費的方式僅是憑借著每月香港出口黃金至中國大陸的官方數據,但這顯然不能反應真實的情況。Jansen認為結合中國中央,上海黃金交易所以及瑞士的黃金進出口數據估計,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起碼在2000公噸以上,甚至達到2200公噸。 Jansen表示,"根據我們的預估,2013年中國大陸從香港進口的黃金總規模大致在1100-1200公噸。此前香港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香港共出口826公噸黃金至中國大陸,且每月進口規模均維持在100公噸以上。" 對于如何得出2000公噸這樣如此大的數值,Jansen對此解釋道,"做出這樣預估的關鍵是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布的實物金交割數據以及中國央行每年公布的黃金消費數據,而這才是能夠真實判斷中國黃金總消費量的依據,僅*香港方面的數據并不全面。" Jansen指出,"此前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物金交割量就已觸及1546公噸,這樣預算下來全年的交割量差不多在2000公噸以上。不過,如果排除中國國內一年420-430公噸的黃金產量(法律規定中國黃金產量需全部上繳央行),全年實物金交割量(暗示進口)差不多在1600-1800公噸左右,依然遠超世界黃金協會此前1000公噸的預估。" 不過Jansen強調,"眾所周知中國央行的實際黃金儲備自2009年來一直成謎,而當前中國黃金產量位列全球首位,此前也有報道指出中國央行實際的黃金儲備要遠超其公布值。因此如果中國央行是以開設其他的賬戶來轉移國內產出黃金以規避國際機構對各國黃金儲備的調查,則這部分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割的黃金也應計入黃金總消費中。這樣算下來,2000公噸并不是一個夸張的數值。" 最后,根據瑞士黃金進出口數據,Jansen對此補充道,"當前位于倫敦黃金ETF的庫存正大幅流向瑞士的黃金精煉廠,此前媒體曾爆出英國通過瑞士中轉,向中國轉售黃金的消息,證據是瑞士精煉廠將LBMA400盎司標準金磚重新熔煉成小型金條,并將其運往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市場。" 麥格理銀行(Macquarie)周二(11月19日)公布的報告聲稱,英國9月出口到瑞士的黃金在105噸,略低于8月份的108噸,但仍超出了該行的預期。在9月出口總量中,半成品(金條)占90噸。 麥格理銀行表示,“考慮到7、8月黃金ETF的減持,暗示場外投資者正在清算黃金頭寸,因此(出口)數字仍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