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上周一度跌至1130美元,這非常令人驚訝,雖然人們對中國及印度的黃金需求抱有期望,但這并未改變黃金的下跌趨勢,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金價背離了基本面。 一直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允許幾個大型銀行保持對黃金的供給并維持市場運行,雖然紐約黃金期貨交易所交易量不小,但是實際交割的數量微乎及微,更有分析人士把黃金期貨比喻為“紙黃金”因為幾乎看不到交割。 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合約平均每月大約交易3600億美元,交割的黃金只有2.79億美元的價值。這比例可以說忽略不計。 這市場充斥著被操縱的可能 市場普遍認為,凈持倉的長期影響可能是中性的,因為在未來這些持倉大多都會平倉,不過實際情況并不是如此,還是有一些大的機構會在結束時候交割黃金而不是平倉,這是運用了期貨這個工資降低了購買或者支付成本。 黃金的10月份大幅下降后,10月交付數量的集中度令人瞠目結舌,幾乎絕大多數黃金交割都與巴克萊、加拿大豐業、匯豐銀行有關。 有市場人士猜測,在這些集中度高的銀行交割中,有可能會是銀行主動與其溝通了結了他們的交易。無論怎么樣,這些持倉都在這些銀行內部交割了。 在特定的時期中,黃金的價格是可以受到這些大型機構的影響的,這些銀行都擁有一定規模的黃金儲備,他們可以自行出售自己的黃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操縱市場了。 在某些時候,太多的客戶會要求實物交割,將會有一個大崩潰。長期合同將與現金支付清算,因為不會有足夠的黃金。 其實不難理解,在倫敦金屬交易市場上也有這個現象,倫、銅等重要的基本金屬的提貨周期甚至達到2年以上。 這些銀行機構是否還會打壓金價,市場并不能準確的預估,雖然有期貨市場監管機構在,但是市場規則造就了一些運作手法,是能夠躲避監管機構的審查。 德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已經啟動了一項正式調查到黃金市場和德意志銀行。 目前COMEX黃金庫存正在持續減少,而中國和印度的黃金消費需求可能是一個假象,讓人覺得黃金應該漲,其實并不是這樣。 黃金遠期利率(GOFO)已經降至負值,這非常能證明,目前黃金市場的低迷程度。在未來的某個時期某些大型銀行仍然有可能形成合力導致市場出現極端情況。 此前摩根大通(JPM)退出大宗商品業務,市場認為這可能幫助一些黃金期貨市場恢復正常。不過未來可能有其他銀行代替原來摩根大通的原本的角色。 不過要想操縱這個龐大的市場,并非那么簡單,你可能操縱一時但不可能操縱一時,即便美聯儲也不敢說我一定能夠永遠“操縱”下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