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是中國重中之重 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其中,美國大豆功不可沒。而在進口大豆的低價沖擊下,國產大豆壓榨企業再現停工。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0財年上半年,由于中國對美國大豆的旺盛需求,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金額增加約30億美元,達到106億美元。 與美國大豆潮水般涌入中國沿海港口相比,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的一些大豆加工企業卻處于停產的靜默中。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4 月30日,過去一年中國訂購了2190萬噸的美國大豆,與上一年同期的1820萬噸相比,增加了370萬噸,占到同期美國大豆出口訂購量的58。6%。 實際上,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此后美國*巨額財政補貼生產的大豆進入中國市場。15年后,中國大豆產量由原來的世界第一位,退居為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位。 在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后,美國大豆很快就占據了中國市場。目前以美國為主的跨國糧商控制了中國4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和 90%的大豆進口量。與此同時,中國植物油對外依存度也上升至60%以上。 5月20日,美國農業部長威爾薩克對路透社表示,2010財政年度上半年,中國購買了美國超過100億美元農產品,成為該國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2010 財年上半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590億美元,是歷來農業出口最強勁的六個月,因此農業部很可能會上調當前年度出口預測,目前預測值為 1000億美元。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已對中國發起了沒有硝煙的糧食戰爭。在對中國大豆的絕對壟斷后,美國又轉向了下一個目標——玉米出口。去年以來,美國出口中國的玉米逐漸攀升。 僅去年4月至5月末,中國已經買入15船美國玉米,目的是補充國內緊缺的庫存。此外,中國還進口了11。5萬噸轉基因玉米。包括新希望集團在內的中國企業,近期和美國糧食出口商簽訂了購買轉基因玉米的合同,總量為8船。 中國的玉米需求瞬間拉升了美國玉米價格,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巨大影響力再一次凸顯。難怪美國彭博新聞社在一篇評論中稱,在石油、鐵礦 石、銅、煤炭等資源類商品之后,玉米也許正在迎來它的“中國時刻”。然而,讓我們擔憂的是,現在美國的大豆、玉米充斥中國市場,這對中國糧食安全構成很大 威協。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雖然目前中國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但糧食供需平衡的壓力將長期存在,糧食問題仍不容樂觀。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逐年減少,中國 人均糧食占有量剛達到400公斤,僅為發達國家的1/3至1/4。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民食物的多樣化,都需要更多的糧食作后盾。 對此,2008年11月,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并提出“使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這樣一個基準指標。 不過,中國糧食尚有5%不能自給,或做不到自給。按中國13億人口計算,5%的對應人口應為6700萬人。換句話說,這6700萬人的基本口糧只有從國際市場上采購才能予以彌補。 事實上,《規劃綱要》中設定的“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保守的基準指標。正是這5%的糧食缺口,為美國對中國發起沒有硝煙的糧食戰爭創造了條件。 要知道,應對糧食戰爭沒有別的武器,武器就是糧食。而《規劃綱要》預留5%的缺口,說明我們現在的糧食政策是防御性的,僅僅是保證國內市場的需求。而美國對中國傾銷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國內許多人卻視若無睹。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這句大實話幾十年來都未引起國人應有的警覺。 從戰略意義上講,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中國控制不了石油,控制不了鐵礦石,但作為具有幾千年農業大國歷史的中國,應有能力控制世界的糧食市場。進一步推 斷,只要中國糧食自給率達到了100%,或者101%的水平,就等于控制了自己大糧倉,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有更多的話語權。否則,中國就有可能在未來的 糧食戰爭中被對手擊敗。 “命脈”報警:中國糧食物種危機 中國種業第三次“最高規格”會議,5月9日在湖南長沙召開。 許多業內人士稱本次會議是“建國以來,種子產業從未有過的、最重要的會議”。這一說法,從與會人員、會議規格等相關情況上很快得到佐證。 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參加外,農業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15個國家部委均有代表參加本次會議。其他參會代表主要為各省(區、市)農業管理部門官員,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獲得了參會資格。 這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便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在4月18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已專門就我國種業發展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快農作物種業發展是建設現代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是實施科技興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出席會議的回良玉副總理也在會上強調,“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 據悉,國務院此前出臺的《意見》首次明確了種業的國家戰略地位,提出將大幅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等一系列具體扶持措施。 此前發生的事實是,在種業國際化背景下,外國種業公司近年來大舉進入中國種業市場,致使我國部分種業公司面臨被擠出種業市場、市場份額被蠶食、自主品種被外國種子代替等困境,給我國種業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并危及我國糧食安全,業內人士對此“心急如焚”。 而如何保證國家對種業的控制力和主導力,做大做強中國的民族種業,牢牢掌控中國糧食的“命脈”,已然成為這個國家的重要話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