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二下午消息 MarketWatch專欄作家Paul B. Farrell周二撰文稱未來十年將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勝利者將成為21世紀的超級大國。他列舉了八大原因說明美國人為什么應該擁抱新的夢想。 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在2012至2022年,這將是偉大的創新之戰,無數次的高賭注的戰斗將決定誰才是21世紀的超級大國。 美國還能維持其領導地位嗎?許多人預計中國對創新、技術與創意的大量投資將達到回報,中國將在2022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 是的,陰謀論越來越有市場,威脅越來越現實,劇情也越來越緊張,自尊在軍事技術競賽中盡情發泄。這場長期戰爭的賭注太大了,預料不到的后果會很可怕,新的債務負擔很沉重。 盡管實行極為危險的政策以及無數的短期的冷戰戰術,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以軍事沖突收尾,但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是的,因為理智最終總是會占上風。創新與技術的力量會轉移到解決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上,而不是殺戮。人類在2050年將面臨100億人的生存問題,全球資源越來越少,而每個人都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 什么才會誘發這種歷史性的轉變呢?在過去十年里,我們的領導人在商業、政治、金融與文化思維方面出盡了洋相,我們必須改變,因為最有智慧的美國人能夠、必須也將會改變。 我們在未來必須致力于創新,我們要相信我們的領導人的洞察力,他們知道美國在2022年前應該做出哪些改變。正如肯尼迪總統曾呼喚我們要在十年內將美國人送上月球。 以下是我們在未來十年看到一個令人振奮的美國的八大原因: 1. 我們并沒有與中國交戰,我們的戰爭是內部的,是一個關于新的美國夢的戰爭。 在最新一期的《外資戰略》中,前國家安全局顧問Zbigniew Brzezinski寫道,“美國在衰落,后美國時期會是什么樣?非常危險,非常不穩定。”許多人已經得出結論,“美國的衰落與中國的崛起同樣不可避免”。 錯!美國輸掉這場戰爭是因為我們思維方式還局限在舊有的模式。中國“有鮮明的帝王血統以及韜光養晦般的耐心,這兩樣是中國在過去幾千年中極度輝煌的關鍵因素”。不可避免嗎?除非你接受了這種古老的說法,并屈從于我們打造的這種會自我實現的預言。 不,這并非不可避免。因為我們必須也將被迫醒來,來面對這種人類生存的現實,一個新的美國夢。 2. 在2012-2022年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創新力量會從軍事領域轉移 “中國在亞洲海域挑戰美國海軍”是一個很嚇人的媒體標題。內容更嚇人:“原以為USS Gerald R. Ford號航母會幫助美國再延續半個世界的海上霸權,這個航母將配備4660人員以及可怕的飛機與武器裝備,但在設計與2015交貨期間出現了一個未曾預料的問題:中國正在研制一種新型彈道導彈,可穿越同溫層并在航母甲板爆炸,不光會殺死水手,還會破壞甲板。因此,美國正在對作戰計劃進行調整。”我們還在繼續玩這種代價高昂的這種以牙還牙的軍事技術競賽。 想像一下:一艘航母的成本就是150億美元,這筆錢本可用于進行商業創新,用于確保100億人的生存。這種思維必須也將會在短期內從軍事游戲轉變為為人類文明造福。 3. 中國在2022年前將成為創新領袖。為什么?因為他們是長線思維者。 在一篇惹人思考的《紐約時報》文章中,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的Adam Davidson警告:“研究機構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近期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在研發與技術方面的開支將在2022年超越美國。從研究領域看,現在已經超過了。” 中國已經在綠色能源、生物技術與納米技術方面投下巨資,這些投資很可能將在2020年形成產品。如果美國政府實驗室、大學與企業的研發部門不能站在研發領域的最前沿,那么在新的創新產品出現后,美國將落后10至20年。最新、最好的創意一直是美國全球競爭力的基礎。 如果新創意源自其它地方,那美國就很危險了。想像一下美國落后于中國畫面。 4. 美國企業必須改變短期思維方式 Davidson指出了我們存在的最大問題:美國文化是一種短期思維文化。“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看,長期研發是一項非常糟糕的投資,研發項目需要很大的投入,但常常會失敗。即便成功,其它的公司也會免費盜取創意”。杜邦前首席執行官 Charles Holliday Jr也表示,很難讓股東從長遠角度看問題,他們最多只看未來兩年。 警告:我們已沒有別的選擇。美國企業必須扭轉研發開支下降這一趨勢,并與中國在2012-2022年創新競賽中針鋒相對。 Davidson認為,快速形成新思維的方法很簡單,即恢復到早期使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時的思維方式。“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三個月之前,杜邦執行委員會成員安格斯-埃科爾斯(Angus Echols)便開始制定公司未來10年的發展大計。”與肯尼迪提出的十年挑戰一樣,杜邦也是長線思維者: “埃科爾斯多次在備忘錄以及高層會議上表示,美國很快將卷入戰爭,杜邦應該為此效力。但他想得更遠,他認為在戰爭結束后,美國婦女將需要便宜的長統襪。”在杜邦在為美國軍隊生產降落傘與輪胎的同時,其研發部門開始研究如何為女士生產便宜的長統襪。 在日本投降后第8天,杜邦宣布,將把生產尼龍軍用產品車間改變為生產女士內衣車間。由于預告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杜邦不僅為從戰爭回來的士兵提供了工作機會。這種長線思維使杜邦在合成纖維與塑料行業領軍數十年。 5.美國已過度陷入舊思維而難以改變,屈從? 《福布斯》出版商Rich Karlgaard在其“創新慣例”專欄中提出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問題:“美國的科技進步是在加速還是在減速?”他指出,硅谷億萬富翁Peter Thiel指著手中的手機說,“與阿波羅登月計劃相比,這不是技術革新。” Karlgaard指出,George Mason大學經濟學家Tyler Cowen在他的新書《大停滯時代》中稱,“他的祖母親歷了偉大的朝代變遷,自從她出生以后,她看到了飛機、摩天大樓、吊橋、無線電與電視、抗生素、原子彈與核能的誕生,并看到州際高速、飛機旅行與登月計劃成為現實。” 與此相比,“登月計劃以及波音747首次飛行后一年,即1970年后出生的孩子,看到了個人電腦、生物技術、手機、網絡瀏覽器、搜索引擎與納米技術。并非像其祖母所經歷過的那樣激動人心,對嗎?” 錯:他們會攪動下一代的靈魂。Thiel與Cowen都缺乏遠見。幸運地是Karlgaard看到了美國在下一個十年的優勢。他表示,“工業革命正在加速,基因工程與納米技術將消除疾病,人們將可以健康生活120年。” 他還預見到創新與技術帶來的更多的進步:“我們需要耐心。”是的,耐心,信任,還需要一點積極的生活態度。 6. 在2022年前,創新將從五角大樓的戰爭機器中轉移 《福布斯》的文章讓人思考:所有問題的根源在于創新本身會有天然的極限嗎?我們正在接近這些極限嗎?商業創新的減速是因為軍事創新在加速嗎?Davidson在《紐約時報》專欄中發問,存在一個平衡點或極限使創新機器停止工作嗎? 你可能會想起,美國納稅人一半的稅收用于五角大樓的戰爭機器。象中國、朝鮮、伊朗等國家一樣,我們不敢減少軍事開支。雖然美國近期在軍事領域還會有新的創新出現,但我們必須讓軍事創新轉移到商業創新,這對人類文明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 7. 五角大樓說客的影響力將下降,納稅人一半的稅收將不再用于國防 五角大樓在八年前預計戰爭將在2020年重新定義人類生活。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突破100億大關。這將是所有國家都要考慮的安全問題。 五角大樓表示,“在2020年到來時,毫無疑問,大事將會發生,地球的負載能力在減弱,古老的模式將重新出現:將爆發對食品、水與能源進行爭奪的全面戰爭。這場戰爭將重新定義人類的生活。” 當然,對于五角大樓的說客、軍事承包商與保守的政客來說,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行意味著利益。 但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質疑戰爭是否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我們看到五角大樓如何占用了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創新資源。軍事思維已經過時,將遭到下一代的啐棄。 8. 美國的創新戰略很快將轉變全球生存模式 比爾-蓋茨在兩年前表示,如果他可以實現一個改變人類未來50年命運的愿望的話,他將選擇“能源奇跡”,這種奇跡可能以煤炭一半價格生產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他說他寧愿實現這個愿望也不希望發明新的疫苗或醫藥,或選擇新的總統。 我們需要更多象蓋茨一樣的擁有長線思維的領導者。自1994年開始,他已經將其260億美元財富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資于疫苗與醫藥,以便延長人類的壽命或穩定人口的增長。是的,世界人口將從現在的70億人在2050年增長至100億人。我們必須發現新的創新性的非軍事手段來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 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么?無止境的非軍事創新! 忘掉戰爭機器。是的,忘掉所有條約、戰爭、恐懼,膨脹的自我,以及所有從6000億美元戰爭機器中獲得的利益集團。 事實上,無論誰贏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創新戰爭已經不重要了。我們能夠,我們必須,我們將會盡快醒來,并討論人類的生存問題,讓中國與美國作為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想出在有限資源條件下100億人的吃飯問題。 是的,這才是2012-2022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真正挑戰,偉大的創新戰爭將呈現令人振奮的技術投資機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