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商品市場下行風險偏大,國際多家金融管理機構也紛紛發布看空報告。雖然近期黃金和原油漲勢猛烈,倫敦基本金屬也獲得短暫漲勢,但是國際金融機構仍未釋放出關于看多商品市場的積極信號。 高盛集團日前發表報告,將12個月大宗商品回報率預估下調至幾乎打平,并維持對基礎原材料的中性推薦評級,同時預測貴金屬和農產品可能下跌8%,基本金屬料上漲6%。 高盛報告指出,標準普爾GSCI加強型大宗商品指數12個月的回報率將為0.1%,而此前高盛6月12日報告預測未來12個月的回報率為2.3%。 隨著4月份以來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標準普爾GSCI大宗商品指數已經上漲至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由Jeffrey Currie帶領的高盛商品團隊分析報告指出,持有大宗商品的所謂戰略性理由依然強勁,部分原因是基礎原材料是對沖地緣政治風險的工具。 由于近期美國原油需求強勁導致庫存不斷下降,紐約WTI原油期價在過去的三個月內上漲超過25%,而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近10%,導致二者價差不斷縮小,且WTI原油價格在上周一度超過布倫特原油價格,目前二者價差維持在2美元之內。 然而,高盛分析師上周發布報告預計,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較紐約WTI的溢價將于2014年再度擴大,理由是如果兩地油價一直維持在當前水準,會導致美國過多的原油庫存難以在墨西哥灣煉油廠找到出路。 高盛還預計,2013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05美元的預期,理由是油市面臨歐佩克產出持續減少、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影響,預計2014年布倫特較WTI的溢價均值在每桶8~9美元之間。 雖然美國經濟復蘇明顯,但是中國大宗商品需求占據全球的40%,中國經濟的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由于出口下滑,6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總額下降,減少412億元人民幣,為七個月來首次。最新公布的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經濟放緩壓力仍然較大,6月中國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為2012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其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1%,比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自2013年4月以來,該指數月回落均超過2.0個百分點,制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持樂觀態度的比例連續3個月有較大幅度下降。 匯豐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勛公開表示,中國經濟增速不超過7%可能會促使中國政府和央行出臺更多刺激措施,但匯豐預計中國經濟增速不會降到這么低的水平。 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市場經歷了罕見的下跌行情,大規模的資金流出商品市場,巴克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持倉創紀錄地下跌了630億美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570億美元的下跌幅度。由于中國經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停止上漲,投資者擔心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結束。 瑞銀預計,2013年中國GDP增長7.5%、2014年增長7.8%,但是預測面臨的風險目前偏下行。 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發給記者的報告中表示,最大的風險可能還是來自于出口,盡管目前美國經濟穩健復蘇,但其能否帶動中國出口顯著復蘇尚有疑問、而且我們也不確定這是否能夠抵消美聯儲退出QE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的負面沖擊。此外,人民幣貶值空間并不大,而過去一年半實際有效匯率的持續升值可能會繼續制約未來幾個月出口的表現。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