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供求理論只適用一些特定情形,如制衣商生產紅衣服還是藍衣服,除了紅、藍兩種顏色的染料供應問題,一般無需太多考慮整體經濟形勢,供應量很容易調節。 同樣,只要雞肉供應商數量增加,牛肉供應商數量減少,消費者偏好從牛肉逐漸轉向雞肉也是必然的。這種轉變是因為生產一磅雞肉耗費的資源要少于生產同樣質量的牛肉,消費者又要保持并增加可支配收入。這個案例中,供求并非獨立的,雞肉消費量上升有助于供給量增加,因為雞肉比牛肉更便宜。若雞肉生產成本遠高于牛肉,也就會是另外的情形了。 現在轉到高成本的能源產品,耗費的資源更多,因此人們希望首先開采成本最低的能源。人力成本消耗巨大,這并非人類的工作效率低下,而是由開采過程決定的。但當前的狀況,本來一些開采難度極大的項目,現在已經被技術進步所克服。如北極等不適合人類居住區域的生產活動已經可以全面開展,同時水力壓裂等新工藝也得到使用,且大家還可以使用過去沒有使用過的化學品等來萃取石油資源,都使得石油開采的邊際成本出現下降。 之前,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推動了對新技術的研發,而一旦價格漲過頭了,供需平衡狀況就會急轉直下,原來的供求系統就失靈了。這是2014年中期油價下跌以來,也是其他大宗商品2011年以來面臨的最嚴重的局面。 而之前,在石油生產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其他能源產品對經濟的影響,也元大于人們偏好從雞肉轉向牛肉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對于能源產品比我們決定選擇雞肉還是牛肉更具依賴關系。產油成本上升,高企的成本將會反映到價格上,將間接影響許多產品的價格。食品生產成本也會上去,油價上漲將影響幾乎所有商品的運輸。 高油價對經濟的一些影響明顯不利。 若高油價傳導到消費價格,那么消費者的負擔勢必加重。結果商品購買量下降,企業裁員,整個行業陷入衰退。同時,高油價也會降低企業利潤,除非企業能夠同步降低成本。利潤降低,導致員工工資降低。 不過,高油價的另外一些影響某種程度上似乎有利。因為高油價會鼓勵油企增產,就業崗位會增加。開采石油的債務會更多,采購的設備也更多。整個石油行業會得到刺激。 食品供給成本取決于油價,金屬生產成本也依賴油價。金屬或食品價格上漲,這些行業也會受到刺激,礦場價值、農田價值都會上漲。更多的貸款會用于生產,也會有更多的工人被雇傭。人們會采購更多的設備,經濟受到的刺激會更多。 油價高企也會讓諸多產油多收益。石油工人收入增加,他們可以購買新的房屋,進而增加更多工作崗位。政府稅收也會大幅增加,用來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興建學校和醫院。 一些時候,石油價格必須停止上漲,因為會對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產生反作用。最大也是最不明顯的影響就是增加生產成本,制造業服務業的利潤會被壓縮。 低工資行業的競爭會加劇,導致工資進一步降低。尤其是制造業、呼叫中心、電腦代工廠等,很容易出現就業崗位轉移,影響當地人的生計。 確保利潤的辦法就是提高企業自動化水平,這樣一來,也會減少就業崗位。盡管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也會增加石油消耗,但相比人力成本還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油價下跌對于石油減產作用不大。石油出口國通常生產成本很低,但稅收很高,因為政府嚴重依賴石油收入。油價下跌,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政府稅收,因此在油價低迷時,產油往往反而會增產,來滿足其對原油收入的需求。 即使是在石油進口國,油企也需要稅收償還債務,支付工人培訓費用,因此他們也會在油價下跌時持續開采石油。他們也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因此無需快速減產。 油價下跌會使債務支付更為困難,人們不敢新增債務。 商品價格上漲會推高其他資產價格,使得舉債更為便利,從而刺激經濟。油價下跌顯然會起反作用,房地產價格會下跌,農產品成本也會降低,但是未清償債務不會減少,企業很快會發現他們的債務問題,尤其是那些需要額外舉債維持生產的企業。 另外的問題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不利于通脹,甚至會形成通縮,使得債務償還變得更為困難。2011年來的大宗商品下跌,導致目前一些歐洲國家都出現負利率了。 同時商品生產成本在不斷提高,加上商品價格降低,企業的利潤回報不斷被壓縮,債務違約現象則會越來越多。 石油供求路在何方 傳統觀點認為低油價的影響似乎就是“開啟新一輪經濟周期”或“低價本身就是良藥”。 但事實上,上述任何一種觀點都不夠全面。2011年開始的下跌波及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華爾街日報》報道,2013年那時,油價還在100美元/桶,油企根本無需擔心什么債務問題。油價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才是合理水平,也就是說現有價格水平需要翻三倍。其他商品價格也該上漲,因為現在它們的生產成本都比現價來得高。 然而現在,大家已不該指望油價反彈,而是應該考慮到現在的經濟周期與歷史上的有所不同。試圖尋求低開采成本原油替代高成本原油的做法,似乎對經濟而言是致命傷。反過來,大家應該期望油價繼續下跌,或許跌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的價格才是合理水平,因為事實上全球已經開采了大量低成本的原油。經濟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系統,高油價對于人們的工資有不利影響。 但近期油價走低,所帶來最嚴重的問題或許就是債務違約現象增多,這對于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有明顯副作用。政府自身也是債務高企,幾乎無力救助這些領域。結果,金融系統的損失最終會也會轉嫁到企業和個人身上。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