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進入6月份仍未走出低潮。房屋市場繼續滑坡,信貸危機仍阻礙經濟增長。金融市場進一步惡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至02年低點,原油價格上破每桶140美元,給全球經濟再次蒙上陰影。不斷上漲的油價和食品價格推高通脹,各主要國際會議都將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作為重要討論議題,對抗通脹在6月份重新成為各主要央行目標。鑒于宏觀措施效用性尚需時間檢驗,因而對于未來短期內全球經濟的前景,焦點仍集中于由油價和糧價引發的高通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料未來一段時期油價將繼續上揚,通脹仍將面臨上行風險,全球經濟復蘇將會繼續因此而延緩。 一、高通脹籠罩全球 經濟風險加劇 6月份全球經濟依然不樂觀,由信用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減速尚未結束,屢創新高的油價令經濟進一步承壓。經濟下行風險猶存,消費者信心下降,全球經濟在高通脹籠罩下艱難前行。 美國第一季度GDP年增長率上修至1%,表明美國經濟可能避免陷入衰退。美國經濟刺激方案發揮效用,5月份個人消費月升0.8%,為07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然而能源價格上漲令美國通脹升溫,美國5月CPI月升0.6%年升4.2%,高于經濟學家預期,且年率達1月份以來最高水平。低增長和高通脹壓力使人們擔憂美國陷入滯漲局面。 而信貸緊縮和房市下滑問題依然困擾美國。美國4月S&P/CS10城市房價指數年比下降16.3%,Freddie Mac預計美國房價下跌將持續至09年。此外美國5月新屋開工月降3.3%,營建許可月降1.3%。因房價下跌和油價飆升而飽受打擊的美國消費者情緒已經處于幾十年來的谷底,美國6月份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從5月的58.1點降至50.4,且消費者預期未來數月不會好轉。這令人們擔憂消費者將在08年剩余時間里縮減開支,致使經濟走向衰退。 受信貸危機影響,歐元區經濟活動亦放緩,雖然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基本面較之美國穩固。歐元區第一季度GDP季升0.8%,年升2.2%,高于預期。但不斷上漲的能源和食品價格推高歐元區通脹,成為比信貸危機更嚴重的經濟威脅。歐元區6月CPI初值年升4%,高于5月的3.7%,也高于經濟學家預期,為1997年以來最?水平。這極大地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歐元區6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由51.1降至49.5,為0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經濟活動收縮。此外,歐元區4月貿易盈余高達23億歐元,扭轉3月赤字局面,證明強勢歐元并未給出口帶來很大影響,這給疲軟的歐元區經濟帶來了一定的支撐。 日本第一季度GDP經季調后季比增幅上修至1%,折合年率上修至4%,高于經濟學家預期,反映出資本投資的增長。但日本官員表示日本經濟可能并不像GDP反映的那樣強勁。日本面臨著經濟增長停滯、物價上漲的問題。日本5月剔除生鮮食品全國CPI年比上升1.5%,為連續第8個月上升,創1998年3月以來最高升幅。原油和原材料價格高漲壓低企業利潤,且日本4月經常帳盈余年比下降29.6%,令日本內閣三個月來首次下調經濟評估,稱經濟出現疲軟動向。 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中國國內經濟活動也在減速。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和國內經濟仍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汶川地震對整個宏觀經濟影響有限。通脹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中國5月CPI同比上升7.7%,結束連續三個月8.5%左右的高位運行,但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中國國家發改委6月19日宣布,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能源價格的上調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通脹壓力,中國央行或將采取包括升息等手段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對抗通脹。 二、各主要央行目標側重抑制通脹 自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普遍放緩,各主要央行紛紛采取措施,應對經濟減速。而6月份油價屢創新高和食品價格上漲推升全球通脹,給經濟帶來嚴重威脅,央行目標普遍轉向抑制通脹。各國央行官員紛紛表示通脹已達到不可接受的高位。雖然6月份各主要央行均維持利率不變,然而市場對未來央行加息預期上升。 美聯儲6月25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2%不變,但市場預期美聯儲將于08年下半年或09年初加息。高通脹令美聯儲目標從對房市和信用市場的關注轉向通脹。美聯儲官員反復表示美國經濟陷入重大衰退的風險已消退,但通脹及通脹預期上升的風險增強。雖然如此美聯儲6月會議聲明并未提供將于近期馬上加息的線索。多數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將于09年初開始從緊貨幣政策,而投資者預期美聯儲將在08年下半年加息。 歐央行6月4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4%不變,但歐央行行長特里謝5日暗示可能于7月份小幅加息。歐央行理事也反復表示通脹上行風險增大并已達到警戒水平,歐央行可能采取加息措施。此外歐元區5月和6月CPI連續上升,這更增強了市場對歐央行7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而對于會否連續加息的問題,歐央行表示出否認態度。 日央行6月13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0.5%不變。日央行在4月結束了2年的緊縮立場,之后一直維持中性的貨幣政策。但日央行亦開始關注全球通脹對日本的影響。日央行官員表示,將根據經濟和物價走勢靈活采取貨幣政策,也表示通脹壓力上升且金融市場依然動蕩令日央行難于抉擇。如果通脹繼續上升,日央行09年存在加息可能性。 中國人民銀行6月7日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別按0.5個百分點上調。上調后,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7.5%的歷史高位。地震重災區暫不上調。央行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回收過度流動性并抑制通脹。防止通貨膨脹、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依然是中國宏觀調控部門的目標和政策。地震災害并不會改變貨幣政策從緊的趨勢。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能源價格上調給CPI帶來一定壓力,央行可能采取更為強硬的政策,也表示存在加息可能性,但不是唯一選擇。而中國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收效并不顯著,這些都令市場預期央行可能直接采取加息舉措。 其他主要央行包括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6月份均維持利率不變。英國和加拿大5月CPI都達到十幾年來最高水平。英央行行長和其他理事表示將采取一切措施降低通脹,不排除加息可能性。加拿大央行行長也表示4至6月通脹風險上升,但稱貨幣政策將依國情而定,不會給予暗示。 三、金融市場持續動蕩 油價再創新高 自07年9月以來,金融市場開始陷入動蕩局面,并在08年3月份因貝爾斯登崩潰事件加劇,隨后金融市場略有復蘇跡象,然而隨著第二季度財報公布期的來臨和債券保險商評級的下調,銀行虧損和資產減值預計進一步增加,銀行紛紛開始融資計劃,再次拖累金融市場走向低谷。另外油價的屢創新高也給金融市場帶來嚴重壓力,6月26日油價突破每桶140美元,對美元和股市造成沖擊。而美元疲軟又反過來支撐油價上漲。 由于油價上漲和對金融業前景的擔憂,全球股市6月份普遍大幅下跌。美股6月份幾乎一路下挫,且多次出現重挫,27日更創下2002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并一度跌至熊市分界線。截至6月30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6月跌幅達10.2%,收于11,350.01。歐洲股市和東京股市均跟隨美股下挫。截至6月30日,道瓊斯歐洲斯托克600指數6月共計下跌10.1%,收于289.38點;日經225指數6月共計下跌6%,收于13,481.38點。因日圓走軟推動出口類股,部分抵消了油價上漲和信貸危機對日本股市的影響。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