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匯市場突出美元穩定性,其兌歐元匯率基本點在1.47美元,其間有過1.46的表現,雖然美國經濟修正后顯示出強勁態勢,但美元并沒有進一步拉高趨勢,表明當前美元匯率明顯因為技術休整,而非完全經濟因素主導價格調整。美元兌日元匯率則穩定在109日元,也有過108日元的表現,但與歐元匯率周期不一樣。美元兌英鎊匯率是本周主要貨幣最為突出的焦點,英鎊價格達到兩年來低水平,價格最低達到1.82美元,一周波動區間在1.82-1.85美元。美元兌瑞郎匯率相對穩定在1.09瑞郎。美元兌加元匯率則穩定在1.04美元水平。美元兌澳元和新西蘭元匯率在0.86和0.70美元上下波動。亞洲主要貨幣隨從美元變化有差異性表現。 外匯市場當前集中在經濟層面的關注是影響價格走勢的短期因素,而貨幣政策的揣摩和預期則影響價格前景與技術調整。無論價格如何變動,可以肯定地是美元始終處于主動調整,歐元和日元則處于被動無奈狀態,有時歐元面臨愈加尷尬的境地。歐元貨幣合作的初衷以及未來前景面臨巨大風險與挑戰。 今美國經濟韌性與彈性十分突出。去年至今的美國次貸問題尚未傷及美國經濟實質,最新發布的美國經濟第二季度的指標為3.3%,顯示美國經濟高度有效調節和保持活力。第一次經濟指標為1.9%,這種超出預期水平的向上調整,對美國經濟長遠以及美元匯率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就業指標以及消費等數據都顯示美國經濟基礎基本穩定。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先前的預期,成為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好表現。雖然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了0.2%的負增長,但最新的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第二季度增長了13.2%,增幅遠大于原來估計的9.2%和第一季度的5.1%,這也是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因素;進口則下降了7.6%,遠大于第一季度0.8%的降幅;而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二的個人消費開支第二季度增長1.7%,增幅略高于原來估計的1.5%和前一個季度的0.9%,并成為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增幅;企業設備投資第二季度下降了3.2%,降幅大于前一個季度的0.6%;住房投資下降了15.7%,是第10個季度下降,但降幅低于前一個季度的25.1%。 與美國經濟增長同步的消費者信心和制造業指數也在逐漸好轉之中。尤其是美國經濟指標直接帶動美國股市上漲200余點,提升美元投資信心。美國經濟亮麗數據的刺激作用有限,尤其是沒有帶動美元指數大幅度上漲,表明匯率基礎因素圍繞經濟,又脫離經濟,或更多時基于政策和策略因素主導此輪調整與調節。 但從長期預期看,美國經濟并不如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本周發布的經濟指標繼續顯示美國經濟難以好于歐元區和日本,但歐元區和日本明顯差于美國,這就是美元不斷高漲的基本因素。首先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維持在1.3%的水準,而歐元區的經濟預期則從今年7月預測的1.7%下降為1.4%,日本從1.5%下降為1.4%。雖然從經濟指標上比較美國優勢并不充足,但短期對比性依然為美元上漲帶來刺激作用,其中包括消費信心、企業信心以及投資信心,美國整體占據有利局面。盡管美國次貸問題依然嚴重暴露數據與心理恐慌,但并沒有因此阻止美元反彈態勢。這其中既有經濟因素,同時也有技術周期推助的作用于基礎。 、貨幣政策復雜錯亂,競爭焦點困惑。雖然美國經濟指標較為有利,但市場對于美國貨幣政策的前景判斷依然有所疑惑,經濟數據并未能改變美國將維持利率不變直到明年的看法。自今年4月以來,美聯儲為提振陷入困境的經濟,一直保持利率在2%的低水平不變,許多研究依然擔心未來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出口和消費下半年可能會突出趨疲;因政府退稅對支出的激勵作用逐漸消散,而全球經濟放緩和美元走強會損傷海外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刪除波動性較大的能源和食品之后,與美國國內消費開支相關的核心價格指數第二季度上升2.1%,與原來的估計相同,高于美聯儲認為可以接受的1-2%的通脹范圍,未來美聯儲上升利率依據依然明顯。周二美聯儲公布了8月5日例會記錄,美聯儲盡管仍擔心通貨膨脹,但美國經濟前景走弱和金融市場壓力擴大,美元利率由上升可能。盡管由于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價格早些時候的上漲傳遞到制成品價格層面,今年稍晚核心通脹指標很可能上升,多數委員預期核心通脹會在2009年逐步回落。美聯儲按兵不動的會議記錄對股市是利好消息,對債市是利空,金融市場多數認為美聯儲2009年加息的幾率略微上升,但仍預期年內聯儲不會有政策調整。美國達拉斯聯儲總裁費舍爾表示,隨著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減緩,美國通脹率是繼續上升還是被證明為'一次性事件'的幾率各占50%;費舍爾擔心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可能最終被證明不是暫時性的,而通脹預期或許會深植于經濟之中。筆者依然堅持年內美聯儲加息的可能,通貨膨脹壓力是美國經濟首要防范目標,美聯儲抉擇錯亂貨幣政策基礎將不利于美聯儲信譽和影響,未來美聯儲面臨反思與修正的極大可能。 同時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歐洲和日本曾在3月美元重挫、美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風暴之際,計劃過聯合干預以拯救疲弱美元。美國財政部、日本財務省以及歐洲央行官員據悉曾在3月15-16日規劃匯率應變計劃。美國、歐洲和日本自2000年9月以來不曾聯手干預匯市,當時他們曾聯合拉抬直線下滑的歐元,而日本上次出手干預是在2004年3月。即使在去年8月信貸市場風暴襲來后美元不斷下跌,美國容忍美元貶值以支撐美國出口。美元指數在3月17日挫跌至歷史低點,當日也是貝爾斯登遭收購消息傳出後的首個交易日,但美元指數之后穩定回升,美元兌日元在該日跌至13年低點。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不愿對該報導置評。日本財務大臣伊吹文明表示,未來日本貨幣政策當局將根據當下的經濟基本面來決定如何因應匯率急劇波動。綜合當前以及未來趨勢,美國政府未授權干預外匯市場,但從近來價格走勢來看,這項政策存在疑點和政策引導。 3、 關聯價格反復無常,匯率搭配巧妙。伴隨美元走強,歐元在短短一個半月急跌1400點,順勢吸引資金流入美股,并壓低高漲的油價、糧價,營造經濟好、通脹減的氣氛,吸引選民。過去美國用弱美元向歐日等輸出衰退,現在歐日比美國還衰弱,加上美國希望總統大選前撐美元,美國政府似乎借勢推美元轉強,減輕輿論壓力和實現新策略周期運用。美元當前反轉時短期策略和技術因素推進,并不代表美元長期趨勢的形成。出于美國經濟結構和財年統計原因,美元既然在尋求貶值空間和時間,以進一步調整自我和控制外部。 隨著美元匯率的變化,與美元匯率連接的所有價格都在隨從調整。這種調整有正相關因素,也有脫離關聯自我表現趨勢。其中石油價格面臨一輪調節,并非石油價格全面回落。黃金(資訊,行情)價格則基于黃金戰略與策略的國際因素,價格抑制中具有戰略需求和主導。黃金與石油既緊密連接,又各有自我。因此,美元匯率變化不是簡單的價格,也不是簡單的連接,而是具有復雜、特殊與針對性的戰略和策略復雜因素。尤其與美元聯系緊密的黃金價格十分敏感。技術分析顯示,在初級商品價格普遍跌落后,黃金支撐800美元有重拾長期漲勢的可能。盡管金價自歷史高點大幅回落后出現反彈,但近期仍限于區間波動。盡管金價近期跌勢沉重,但較以往水平仍高出許多,相比較2001年每盎司黃金250美元,而目前每盎司報830美元。雖然這一指標遠低于2008年3月17日所及紀錄高點1030.80美元,與7月15日觸及的第二高點987.75美元業很遠,但未來黃金價格將會有進一步高漲高水平的機會與條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