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元跌勢告一段落并展開上行走勢,有一類頗具影響力的市場參與者恐怕不會跟風行動--他們是各國的央行. 在美元下跌的七年中,央行對其管理的外匯儲備資產組合大做文章,外界猜測央行拋售美元以支持歐元和其它貨幣.央行的外匯儲備資產組合目前達數兆(萬億)美元. 依此邏輯,即在另一方面承認,若美元上升,央行會加大買入力度,事實是否如此呢? 未必.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對全球外匯儲備的統計數據顯示,央行更傾向于在美元貶值而不是升值時買入更多美元來保持儲備金投資組合的平衡. 而且,對那些匯率與美元掛鉤或密切跟蹤美元走勢的國家來說,目前可能更需要出售美元以維持原狀.簡單來說,近幾年有關儲備的多元化管理有些言過其實,若美元重拾升勢,實際上會迫使央行加大出售美元的力度.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地緣經濟學專家Brad Setser認為,美元長期處于升勢目前來看并不可信,不過央行應會保持儲備金中美元比例大體持穩. "證據表明(近幾年)出脫美元的多元化管理程度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麼高."Setser說道,"隨著美元回升...一些原先不愿買入歐元的國家可能會重新回到這個市場." **儲備金翻倍** 舉例來說,若某央行希望美元占其儲備的比例為60%,那麼美元升值10%,該央行的美元儲備價值亦上升10%.因此為保持比例不變,央行會出售美元. 高盛資深外匯策略師Thomas Stolper認為未來幾年美元應處升勢.他的基本觀點與Setser一致. "如果外匯儲備管理人士繼續實施過去五年的舉措,從IMF數據來判斷,他們會出售美元并買入歐元以抵消歐元儲備價值的縮水."Stolper說道,"如果他們決定不采取行動,那麼只需要提高美元占儲備金的比重就可以了." 要比較清晰地了解外匯儲備管理是極其困難的事.央行沒有義務公布外匯儲備構成,很多坐擁巨大外匯儲備的國家如亞洲和產油國則干脆不公布此類信息. 不過,獲得此類信息的最佳來源是IMF的官方外匯儲備組成(Cofer). 截至2008年第二季末外匯儲備總額為6.87兆美元,是四年前3.29兆美元的兩倍多和1999年初的四倍. 從已知的4.32兆美元外匯儲備組成來看,分別有大約63%和27%是美元和歐元,四年前兩者比例分別為73%和23%. 但這一轉變幾乎完全是由于發展中國家持有的儲備爆炸式增長,中國等亞洲國家和石油出口國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它們的外匯儲備從四年前的2兆美元升至5.3兆,據已知儲備組成,儲備中的美元份額則持穩于大約60%. 它們實際上購買了更多如歐元、英鎊和日圓等貨幣,但美元占主導主要是由于其大部分貿易順差是以美元計價.它們需要兌換的美元更多. **油價下跌降低購買美元必要** 隨著匯率與美元掛鉤國家的順差增長,這些國家的央行在買入更多美元以保持儲備資產組合平衡的同時,亦買入更多其它貨幣. 但在美元走強和順差縮窄的情況下,購買美元的必要性隨之下降.對于石油出口國尤其如此,原油價格已自幾周前的略低于150美元大降逾40美元. "油價下跌會導致進賬放緩,"Brown Brothers Harriman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說,"但這很可能減少它們為保持理想資產配置而買入歐元的數量." 一些央行最近的活動顯示出積累美元儲備的意愿減弱.韓國今年已經賣出逾300億美元儲備以試圖阻止韓圜兌美元過度下跌并引發通脹,從而令外匯儲備從創紀錄的2,640億美元降至一年多來最低點. 新興市場大國巴西和印度合計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自3月以來幾乎沒有變動. 即使是外匯儲備俱樂部中的巨頭中國,其6月儲備也僅增長110億美元,較前月增長0.66%,為七年多來最低增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