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萬眾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順利結束,如事前的民調預期,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毫無懸念地以較大優勢當選美國下任總統,而且,民主黨贏得了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通吃了美國立法權和執法權。不過,美國大選的結果對市場的影響短暫且有限,市場主要受經濟基本面因素的主導,跟隨美國股市的波動節奏,展開行情。美元兌主要貨幣進行區間震蕩,最終漲跌互現,兌歐系貨幣均有所上漲,兌日元和商品貨幣則普遍下跌。 美元指數上周以85.71開盤后,呈現先揚后抑再反彈的區間震蕩走勢。全周先最高上沖到86.90處受阻,隨后展開下探走勢,在83.90處獲得支撐,然后進行反彈,最后以86.09結束全周交易。周線為一根上漲實體38點的帶有較長上下影線的小陽線。 上周,影響匯市行情演變的主要因素有: 1、奧巴馬效應曇花一現。 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贏得了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成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的黑人總統,將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第56屆、第44任總統,堪稱創造了美國的歷史。 不過,奧巴馬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對上周市場的影響十分短暫、有限,僅僅表現在大選日美國股市有所上升,在大選結果公布當日的亞洲市場美元作出上升的反應,僅此而已。顯然,奧巴馬與市場的蜜月期還沒有開始,原因何在呢? 首先,雖然奧巴馬表示:"美國已經發生變化",但市場更關注他將如何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讓美國發生變化。事實上,從奧巴馬當選后的兩次重要講話中,我們已聽到他嘗試降溫市場對他抱有的高度期望。 在贏得競選當天發表的感言中,奧巴馬表示:"今晚我們在歡慶,明天我們就將面對一生之中最為嚴峻的挑戰-兩場戰爭、一個充滿危險的星球,還有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任務艱巨。一年之內,甚至一屆任期之內,我們可能都無法完成這些任務。" 在上周五舉行的當選后首次記者會上,奧巴馬重復對于經濟問題的觀點: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挑戰,不會很快或很容易地修復經濟。" 確實,面對美國目前的內憂外患,奧巴馬未來四年的總統任期將不會輕松,但如果連他都信心不足,市場還能期待什么呢? 其次,雖然民主黨這次大選還贏得了控制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將有利于奧巴馬政府未來的施政,但市場急切期盼的奧巴馬經濟團隊,特別是新財長人選,還沒有水落石出。 在大選后相關的調查中,就誰有可能成為奧巴馬政府的財政部長?有26人答是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蓋特納;14人答是美國前財長薩默斯;5人答是美國前FED主席沃克爾;3人答是新澤西州長高承忠(Jon Corzine)。 蓋特納的優勢在于,他既是克林頓政府時期的美國財政部要員,時任財政部次長,負責國際事務,目前又身處應對金融危機的中心和前沿,曾主導了摩根大通對貝爾斯登的收購,但劣勢是他主導的華爾街商議解救雷曼兄弟的努力未獲成功,導致雷曼倒閉,引發目前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 薩默斯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克林頓政府時的前財長,53歲,堪稱是"危機專家",上和世紀90年代,曾處理過墨西哥比索貶值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以及俄羅斯金融風暴等,可謂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救火隊員"。今年8月,薩默斯提出了兩項最終都被布什政府采納的主張,即收購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和直接參股銀行。 不過,在市場迫切期待新財長人選能帶來信心時,奧巴馬并沒有迅速作出選擇,是其有很好的人選,要先賣個關子;還是另有隱情,比如,目前的熱門人選對于接任下任財長并不積極。畢竟在目前形勢下,下任美國財長職位并不是什么香餑餑,很可能是燙山芋。如果是后者,那無疑將損傷市場的信心。 再次,奧巴馬兌現競選承諾的思路還是粗線條的,將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建立醫療保健,以及能源、稅收和貿易等方面的政策還未明晰。當然,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奧巴馬支持推行第二套經濟刺激方案。奧巴馬先前已倡議政府拿出價值1750億美元的第二套刺激方案,包括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及派發新一輪的退稅支票。雖然目前布什政府反對民主黨提出的新的經濟刺激一攬子方案,但奧巴馬在上周五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之前或之后,應通過經濟刺激方案。 另外,奧巴馬對于目前熱議中的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改革方向,思路也還不明確。總之,正是因為存在著諸多的不明確因素,所以,市場對奧巴馬處于觀望之中。 2、基本面因素影響復雜。 上周,主導市場行情演變的因素,主要是經濟基本面因素,特別是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不過,由于經濟數據同時作用于匯市和股市,而且,股市,特別是美股的表現對匯市發生重要的間接影響,因此,這就使得數據對匯市的影響相對變的復雜。 上周,美國負面的經濟數據出爐,即時可能對美元產生不利影響,但因負面數據作用到美股,造成美股下滑時,所引發的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又使美元最終變為受到追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表示,各國央行的措施并未阻止全球股市的下滑,全球發達經濟體將步入二戰以來的首次全年經濟收縮,IMF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2.2%,較10月份的預估低0.8個百分點;預測明年歐元區經濟萎縮0.5%,美國萎縮0.7%;預期09年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5.1%,較10月的預期低一個大點,即明年全球經濟將主要依*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推動,發達國家的貢獻率為零,因此,各國政府應增加支出支撐全球經濟。 美國、歐洲各國和歐元區、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10月制造業和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下滑,摩根大通公布的報告顯示,10月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9月的50.2降至44.2,遠離榮枯分水嶺50,且為該指數推出10年歷史上第二低位,其中歐洲服務業疲態最為嚴重。 美國民間機構ADP發布報告,美國10月民間部門就業人口減少15.7萬人,遠超預期的10萬人;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減少24萬人,失業率上升到6.5%,高于預期的6.3%,9月非農就業人口下修為減少28.4萬人,創1994年3月以來最高記錄。 上述數據顯然表明美國和歐洲的實體經濟惡化程度加深。此外,美國大型連鎖零售商公布的10月銷售業績為逾30年來最差,也凸顯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關鍵假期購物季節的銷售投下陰影。美國國際購物中心協會(ICSC)上周表示,其零售銷售環境非常糟糕,10月表現為35年來最差。沃爾瑪卻是個例外,其10月同店銷售增長2.4%,優于預期的增長1.6%。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費希爾表示,美國需要新的財政措施來配合美聯儲采取的積極舉措,以在全球信貸危機的情勢下保護經濟。 當然,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推出的救市舉措似乎正在發生效應,表現為市場波動性開始減弱,貨幣市場的資金融通開始復蘇,隔夜銀行拆借利率已回落到正常水準,等等,因此,美國財政部正積極考慮在7000億美元受困資產援助計劃(TARP)下,推出額外計劃去強化金融機構。即可能動用其中更多的資金廣泛收購金融公司的股權,而不僅僅局限于銀行和保險業。當然,市場也有擔心,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就警告,如果接受政府救助的銀行未能將新資金轉化為貸款釋放到經濟體系中,國會可能會叫停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中剩余資金的發放。弗蘭克表示,國會不希望這筆資金被用于發放管理層獎金、進行并購或派息等方面。因為美聯儲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國內銀行和外資銀行在過去三個月紛紛收緊貸款標準。許多銀行對優質住房抵押貸款人和信用卡用戶的審核益發嚴格,而自7月以來,有大約85%的國內銀行收緊了面向大中型企業的商業和工業貸款的標準。如果貸款不能放松,則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傳導就將加深。 3、降息,幅度左右反應。 上周二,澳洲央行降息75個基點至5.25%,大于預期的降息50個基點;上周四,英國央行大幅度降息150個基點至3.0%,遠超市場預期的降50個基點,一度令市場感到震動;歐洲央行如市場預期的按部就班降息50個基點至3.25%;瑞士央行也跟隨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意外宣布降息50個基點,為一個月內第二次降息。 觀察上周主要央行降息后的市場反應,表現為市場目前更關注降息對于股市和經濟可能產生的正面影響,而對利差變化因素的反應有所滯后。比如,澳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的降息幅度出乎市場意外,澳元和英鎊僅短暫下挫,隨即開始走穩回升,反映出市場認可大幅降息對于股市和經濟的提振作用。反觀歐洲央行僅降息50個基點,雖然符合預期,但因與英國央行的行動相比顯得不夠大膽,反而造成上周四降息決定公布后,市場失望情緒彌漫,造成歐元帶領主要非美貨幣走弱。 當然,最終利差因素還是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利差發生逆轉的貨幣對,比如,英鎊與歐元由正利差轉變為負利差,結果成為英鎊上周最后表現遠不及歐元的主要原因,因為正利差到負利差的轉變,使英鎊在兌歐元的交*盤中走弱。 上周市況: 交易貨幣***一周開盤**一周最高**一周最低**一周收盤***周漲跌幅 美元指數 85.71 86.90 83.90 86.09 +38點 歐元/美元 1.2748 1.3116 1.2525 1.2720 -28點 英鎊/美元 1.6079 1.6399 1.5532 1.5639 -440點 美元/瑞郎 1.1572 1.1800 1.1472 1.1783 +211點 美元/日元 98.63 100.55 96.73 98.21 -42點 澳元/美元 0.6698 0.7013 0.6543 0.6736 +38點 美元/加元 1.2095 1.2116 1.1463 1.1887 -208點 現貨金價 722.85 768.00 721.05 734.80 +11.95美元 原油期貨 67.37 71.77 59.97 61.33 -6.04美元 本周基本面應注意以下信息和事項:(重點關注帶**者) 美國方面: 周一,23:00 美國10月就業指數 周二,美國債市逢退伍軍人節休市 周三,21:30 **美國9月國際貿易收支 周五,03:00 美國10月聯邦預算 周五,21:30 **美國10月零售銷售 周五,21:30 美國10月進口和出口價格 周五,22:55 **美國11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周五,23:00 美國9月企業庫存 歐元區方面: 周一,17:30 歐元區11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周一,23:30 **國際清算銀行全球經濟會議,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召開新聞會 周二,18:00 **德國11月ZEW景氣指數 周三,18:00 歐元區9月工業生產 周四,15:00 **德國第三季度GDP初值 周四,17:00 **歐洲央行公布月報 周五,15:00 德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終值 周五,15:50 **法國第三季度GDP初值 周五,18:00 **歐元區第三季度GDP初值 周五,18:00 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終值 英國方面: 周一,17:30 **英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周二,17:30 **英國9月國際貿易收支 周三,17:30 **英國10月失業率 周三,18:30 **英國央行發布通脹季度報告 日本方面: 周一,07:50 **日本9月機械訂單 周二,07:50 日本10月銀行放款 周二,12:30 日本10月企業破產 周二,13:00 日本10月服務業景氣判斷指數 周三,13:00 日本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周四,07:50 **日本9月經常帳和貿易順差 周五,07:50 日本10月企業物價指數 周五,12:30 日本9月工業生產 其他方面: 周一,08:30 **澳洲央行公布貨幣政策聲明 周一,08:30 澳洲9月房屋融資 周一,21:15 加拿大10月房屋開工 周一,21:30 加拿大9月新屋價格 周二,08:30 **澳洲10月NAB企業信心指數 周三,07:30 **澳洲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周三,08:30 澳洲第三季度薪資指數 周四,14:45 瑞士第四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 周四,16:15 瑞士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周四,18:00 **瑞士11月ZEW景氣指數 周四,21:30 **加拿大9月國際貿易收支 周五,21:30 **加拿大9月制造業銷售 本周展望: 由于市場對金融危機最壞的情況是否已經過去存在疑慮和分歧,而反映金融危機影響最直接的市場應該是股市,因此,相信本周美國、歐洲各國和日本股市的表現和動向,將依然成為左右匯市運行節奏的最主要因素。 就基本面因素而言,本周最值得關注的主要有:美國10月零售銷售、德國、法國和歐元區第三季度GDP數據、英國央行季度通脹報告、澳洲央行貨幣政策聲明等四項。 前兩項的看點,主要在于由數據反映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形勢,預計都將不會令人樂觀;后兩項的看點,則主要在于英鎊和澳元進一步降息的前景,特別是短期前景,雖然目前市場并不十分看重利差因素,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逐漸趨于平穩,利差因素在匯市上的反應,一定會逐漸重新占據主導地位。 本周市場還是會繼續關注奧巴馬政府的第一任財長人選什么時候敲定?究竟花落誰家? 當然,在上周美國總統大選順利謝幕之后,本周政治面上,相信市場一定將會聚焦11月15日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G20國峰會,因為這次會議將拉開全球金融體系改革的序幕,其劃時代的意義,可能不亞于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作為G20國集團領導人會議的東道主,美國現任總統布什給這次會議定下的三個議程分別是:引發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評估目前的救市舉措,即是否已足夠應對危機;商討未來全球金融體系改革的方向。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上周表示,布什總統在11月15日召開的峰會上將呼吁G20領導人不要以全球經濟危機為藉口,樹立貿易壁壘并破壞自由貿易規則。該官員表示:"召開此次峰會不是要摒棄市場原則或轉向一個單一的全球監管機構。""我們相信歐洲以及其它國家都不支持把監管全球金融市場的權力賦予一個單一的全球性機構。" 作為G20國峰會發起方和全球金融體系改革最積極的倡導者,歐盟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醞釀,似乎已經達成了自己統一的"報價"。歐盟主張,全球金融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應是確保金融市場運作的透明度,避免金融市場參與者不顧風險的短視行為,完善問責機制;加強各國監管機構間的合作,并建立一套全球預警系統,及時發現全球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各國應在會計準則和金融企業資本充足率要求等方面加強協調。歐盟希望擴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監管職能,希望新興市場國家對IMF作出更大的貢獻,并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在IMF等機構中更多的發言權。 事實上,歐洲是希望以這次華爾街金融海嘯借題發揮,挑落美元世界金融市場霸主的地位。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先前就直言不諱:"今后十年,全球將出現美元、日元、歐元與人民幣四大貨幣并存的現象,而且美國如果不與中國、俄羅斯協商,G7將不再能單獨解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金融問題。"史坦布律克的觀點迅速得到了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和法國總統薩科奇的響應。薩科奇表示:"面對這個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全球應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巴羅索則說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應該共同對抗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 就中長期而言,美元的世界霸主貨幣地位一定會被削弱,但本周末的這次G20峰會,未必會真正對美元構成挑戰。 因為,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上周在受到一名國會反對黨議員的質詢時表態:"如果我們停止以美元結算,導致美元大敗,這會不利我們國家利益,因我們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而且事實上這不會對任何人有利。在短期內,我們必須支持美元。""中長期而言,我們必須考慮很多事....重點在于國際合作。" 就連法國財長拉加德也表示:"雖然歐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在上升,但儲備貨幣地位的轉變是個漸進的過程。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重大轉變會帶來更多市場問題。"由此可見,歐盟也意識到,歐元目前難以取代美元的地位。那未來就有這種可能性了嗎?我們拭目以待吧。 技術面分析: 美元指數: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上方處于死*狀態,且有向下發散運行的跡象,表明后市可能會出現加速調整的風險,但因日線RSI指標仍只是在70-30的平衡區域內擺動,日線布林軌道處于收口運行態勢,所以,除非有效跌破84整數關,否則本周可能仍會以區間震蕩為主,但應該為盤落走勢。本周,美元指數的初步阻力位在86.45-86.65一帶,強阻力位在87.30-87.60一帶;初步支撐位在85.30-85.10一帶,強支撐位在84.40-84.10一帶,不會跌破83.50一線。 歐元兌美元: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下方處于金*狀態,且有向上發散運行的跡象,表明后市有加速反彈的要求,但因日線RSI指標仍位于30-70的平衡區域擺動,日線布林軌道處于收口運行態勢,所以,除非有效突破1.3120的阻力,否則仍將保持區間震蕩格局,但盤上的可能性較大。本周,歐元兌美元初步阻力位在1.2975-1.3015一帶,強阻力位在1.3110-1.3140一帶,不會超過1.3220;初步支撐位在1.2670-1.2640一帶,強支撐位在1.2570-1.2540一帶。 英鎊兌美元: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下方出現金*的跡象愈發明顯,表明有止跌反彈的要求,但因日線RSI指標仍在30-70區域擺動,日線布林軌道仍處于向下運行的態勢,所以,預計本周為弱勢區間震蕩中的反彈走勢。本周,英鎊兌美元初步阻力位在1.6150-1.6190一帶,強阻力位在1.6340-1.6370一帶;初步支撐位在1.5420-1.5390一帶,強支撐位在1.5330-1.5300一帶。 美元兌瑞郎: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上方轉為金*狀態,但向上發散的程度并不嚴重,日線RSI指標在30-70區域擺動,且接近70附近的相對高位,日線布林軌道為向上傾斜的橫向運行態勢,表明本周總體將運行區間震蕩走勢。本周,美元兌瑞郎的初步支撐位在1.1610-1.1570一帶,強支撐位在1.1470-1.1440一帶;初步阻力位在1.1850-1.1880一帶,強阻力位在1.1980附近。 美元兌日元: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下方處于金*勻速上行態勢,日線RSI指標在30-70區域運行,日線布林軌道有進一步收口的跡象,顯示總體為處于區間運行中的盤升格局。本周,美元兌日元的初步支撐位在98.20-97.80一帶,強支撐位在97.20-96.80一帶;初步阻力位在100.10-100.30一帶,強阻力位在101.30-101.60一帶。 美元兌加元:目前,日線MACD指標在0軸上方死*發散下行,日線RSI指標在70-30區域的偏下方擺動,日線布林軌道處于收口態勢,所以,預計本周將繼續處于震蕩中的調整態勢。本周,美元兌加元的初步阻力位在1.1970-1.2010一帶,強阻力位在1.2090-1.2130一帶;初步支撐位在1.1450-1.1420一帶,強支撐位在1.1310附近。 澳元兌美元:目前,日線MACD在0軸下方金*勻速上行,日線RSI指標在30-70區域的偏上部分擺動,提示有進一步反彈的要求,日線布林軌道處于橫向運行態勢,只有有效突破0.7210才能打開進一步上行的空間,預計本周為偏強勢的區間震蕩中上行態勢。本周,澳元兌美元的初步阻力位在0.7020附近,強阻力位在0.7175-0.7215一帶;初步支撐位在0.6715-0.6695一帶,強支撐位在0.6615-0.6585一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