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民幣即期匯率,與人民幣中間價相對。央行每天早間會公布被視作 官方匯率 的人民幣中間價,而人民幣即期匯率只許在中間價上下1%范圍內浮動。觸及1%即所謂漲停或跌停。 昨日早間一開盤,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就牢牢地固定在6.2380的讀數上。由于當天的中間價為6.3010,也就是說,人民幣開盤就直接漲停。 人民幣強勢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下午4時。但就在各方都以為人民幣鐵定第二天漲停收盤的時刻,美元購匯盤開始入場。兩度震蕩之后,人民幣對美元收報6.2489,較前一交易日還微微貶值0.12%。 大量購匯盤從何而來?新華海外財經昨日的報道說,大型國有銀行在尾盤入場購匯。但對此,市場看法不一。 據路透社報道,有交易員說,是低價美元吸引客盤購匯,所以人民幣尾盤突然飆升,但也有交易員直言,昨日尾盤人民幣的表現顯然是央行有所動作,很可能是央行指導國有大行入場購匯。 作為一個國家的匯市交易中心,不可能價格一直停留在漲停位上。央行因此可能有所動作。 路透社援引交易員的話說。 亟待央行干預? 綜觀分析師和交易員的觀點,連續兩天觸及漲停板之后,接下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很大程度上就得看央行給出的中間價,市場可以通過央行中間價判斷央行是否想要人民幣升值。 理論上來說,央行可以完全不顧前一天即期匯率的走勢,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得很低,這就可以向市場傳遞出不希望人民幣升值的信號。畢竟,即期匯率只能圍繞中間價波動。而且,理論上,央行也可以通過口頭指導讓國有大行購匯,以防止即期匯率連連漲停。 事實上,早報此前采訪時也有多位業內人士給過類似提醒。顯見的是,除了經濟基本面的因素,目前熱錢回流新興市場的大背景也不容忽視,部分人士擔憂,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徹底形成,可能會加劇熱錢流入,加劇國內通脹壓力,不利于經濟復蘇。 本月20日至24日,香港地區金融管理局曾短短5天之內四度出手購買美元以維持港元對美元匯率穩定。昨晚,香港還推出樓市新政。 就在昨日,韓元對美元創13個月新高,韓國央行也不得已對匯市進行了口頭干預。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