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金融風暴,給全球經濟澆了一盆冷水。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起伏不定,進入了動蕩期。然而,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黃金的表現值得期盼,顯示出避險的英雄本色。面對全球經濟的“大變臉”,黃金究竟發揮了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呢?從本期開始,本報推出系列報道《世界經濟起伏動蕩 黃金再顯英雄本色》,對黃金在全球經濟動蕩時期發揮的作用進行深入分析。該文共分三個部分,本期為第一部分,重點分析黃金如何在金融風暴爆發后一度成為避風港及美元霸權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華爾街爆發金融風暴 黃金一度成為避風港 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時代終結所帶來的華爾街金融風暴,給世界經濟澆了一盆冷水。雖然目前美國政府正在積極“救市”,在“救市”效果顯現前的過渡期,仍然充滿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黃金在此次華爾街金融風暴中的表現,值得期盼。9月17日,國際金價放量暴漲9%,一度成為投資資金的避險渠道。隨后,在美國及一些國家大規模“救市”計劃不斷推出及實施后,市場對美元信心有所回升,全球股市普遍回暖,避險資金獲利回吐,金價回落。 盡管此次黃金短期內的巨幅波動帶有很大的投機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彰顯了黃金的價值和作用。 當前,美國及其他國家正在采取積極措施“救市”,但以《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為代表的業內人士指出,金融危機可能有四個階段,一是流動性危機(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二是CDS市場信用違約危機(從2008年6月進入第二階段),三是利率市場危機,四是美元地位危機。經濟回暖之路依然漫長。 在國際上,關于國際貨幣體系變革的討論是很激烈的。包括一些知名人士在內,著名投資者索羅斯、羅杰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歐元之父蒙代爾等人,都在不同場合表示:世界需要一個統一的貨幣,對黃金應重新進行貨幣化討論。 對于“在現代經濟條件下,黃金有著怎樣的地位和作用”這一話題,其實《中國黃金報》早在1998年4月,就連續5期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由張炳南撰寫的《黃金在現代經濟中地位與作用的思考》系列研究成果。在這5篇達2萬多字的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黃金仍然幾乎是唯一能突破地域、語言、種族界限而為全人類所公認的國際資產,是防范現代信用貨幣制度兌付風險的有效基石,是國際結算的最后支付手段,是國家和人民應付各種不測事件的‘亂世英雄’。黃金,仍然保持著金的光輝。” 該文通過詳盡的分析和論證,得出如下結論:“黃金是一種商品,它具有一切商品的共性;它同時又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就在于它保留了許多貨幣職能的因素;正因為它保留了許多貨幣職能的因素,因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這種地位又是信用紙幣所無法替代的;作為被全世界所接受和承認的公認資產,黃金具有高速的流通性和極強的變現性,因而成為重要的國家儲備資產和戰略資源;由于在防范現代貨幣制度兌付風險和通脹風險中具有特殊作用,黃金理所當然地成為人民和平時期的投資工具和危難時刻的‘護身符’。”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后,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世界黃金協會將全文譯成英文,在全球金融界廣為推介。 10年轉瞬而逝,世界經濟也波詭云譎,跌宕起伏——10年前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今天又爆發了華爾街金融風暴。滄海橫流,黃金能否再顯英雄本色,成為此次華爾街金融風暴中的“亂世英雄”?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經過深入研究認為,在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美元依然獨霸全球的背景下,黃金的避險功能依然不可替代,應該重估黃金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回顧分析了美元霸權的形成及黃金的非貨幣化歷程后,課題組鮮明地提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黃金的貨幣功能不能輕易被消除,在其非貨幣化推進3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發揮著貨幣功能。 美元霸權的形成與發展 美元霸權形成于20世紀。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國際金融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紐約“打敗”了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20世紀中期,美國又收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豐碩成果——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中心貨幣,并建立了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20世紀后期,隨著蘇聯解體,蘇美爭霸的兩元國際政治結構,變為了美國稱霸全球的單極政治結構,從而把美元霸權推向了極致。 在這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的地位如同太陽系中的太陽,各國貨幣都圍繞美元運動。 在太陽系中,每個行星的有序運動是基于太陽的“恒定”,它為每個行星的運動提供穩定和確定的“參數”,這是太陽系得以生存的基礎與前提。同樣,在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中居于中心位置的美元,也必須保持貨幣的穩定性,這是當今國際貨幣體系正常運行的關鍵。因而,作為美元的發行者——美國,對穩定美國金融市場交易,保持美元價格平穩,承擔著重要的國際義務與責任。 貪婪雖被道德家們口誅筆伐為萬惡之源,但真正能夠克制貪婪的,只是少數仁人志士和道德楷模。多數人總會為貪婪所困。 對于美國政府與金融家而言,如果為貪婪所困,圖一己之利而放棄義務與責任,不僅將引火至美國自身,而且會“殃及池魚”,給其他國家造成損害。所以,全球在1944年建立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確定美元為國際中心貨幣的同時,又將美元與黃金掛鉤。為此,美國承擔了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國際義務。 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制度性安排,就是要給美元的價格確定一個明確的、可衡量的客觀標準,防止人為操縱價格,制造美元貶值。具體而言就是:貨幣價格的穩定,是美國政府的首要任務。然而,這一制度很快為美國政府所廢止。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國際承諾,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宣告瓦解。但是,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無可替代,中心貨幣的地位依然如故。從此,美國政府擺脫了國際條約對其行為的約束,美國政府人為操縱美元價格走勢的方便之門從此洞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