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8月4日電 美國農業部日前再次追加確定12個州的218個縣為干旱受災區。截至目前,在美國的50個州中,已有32個州的1452個縣成為干旱受災區。這表明,美國這場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蔓延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有關專家指出,旱情嚴重威脅著美國農業收成,糧食減產無法避免,這可能導致近期國際糧價飆升,糧食進口國可能受到較大沖擊,但對美國本國的影響可能有限。 干旱災害仍在蔓延 早在2011年,美國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區就遭遇了災害性干旱天氣,導致該地區農作物產出減少。今年入夏以來,旱情向整個農業帶擴散,已演變成56年來美國最嚴重的旱災。目前,美國本土48個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區域遭遇中度以上干旱災害,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此次旱災來襲正值農作物的生長關鍵期,持續的干旱天氣損害或減緩了玉米、大豆、小麥、牧草等農作物的生長和成熟。以玉米為例,農業部已將產量預期下調至每英畝(1英畝約合4047平方米)146蒲式耳(1蒲式耳玉米約合25.4公斤),為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農業大州艾奧瓦州的多位農場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干旱預計會使今年的農作物產量減少15%至20%,受損最嚴重的農場減產幅度可能高達50%。他們說,玉米作物已完成了授粉階段,而這一期間水的吸收對其收成的影響最大,干旱造成的損害已不可挽回。相對而言,大豆作物的授粉階段較晚,為7月至8月,如果雨水充足,將有助于減少損失或保證產量。不過,美國天氣預報部門稱干旱天氣將持續到夏末。 對美自身影響有限 為減少干旱對農牧業造成的損失,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救助措施,包括將低息緊急貸款利率從3.75%降至2.25%等。 美國媒體指出,補救措施無法阻止食品價格上行,因為干旱造成以玉米、大豆、小麥為主要原料的飼料價格上升,美國農民將會通過提高農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2年全年美國食品通脹率為2.5%至3.5%,接近歷史平均記錄,但2013年食品通脹率會上升為4%至5%,其中漲幅最大的是牛肉,豬肉、雞蛋和奶制品漲幅稍低。 專家指出,干旱對美國貧困人口的生活可能會產生較大影響。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干旱對美國經濟增長和總體通脹不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一方面,美國人用于食品的開支僅占家庭預算的13%;另一方面,餐館和食品店的主要成本是燃料和運輸。近期油價下滑拉低了整體通脹率,食品價格上漲不會對美國經濟增長有大的影響。 另外,美國是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國,也是大豆和小麥等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國,干旱雖然造成糧食減產,但價格的上漲將確保美國農業出口收入不會減少,甚至還可能增加。
糧食進口國最受沖擊 在旱災威脅美國農作物收成的情況下,近期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揚。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價格突破了每蒲式耳8美元,大豆價格也漲至每蒲式耳16.5美元附近(1蒲式耳大豆約合27.1公斤),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中心教授布魯斯·巴布科克對記者說,美國玉米和大豆等價格與世界市場掛鉤,干旱造成的農業減產必然會讓世界糧食供應趨緊、價格上行,這將對非洲等糧食進口地區構成沖擊。 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也表示,那些大量進口由玉米和大豆制成的動物飼料的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 目前,美國旱災遲遲不見緩解,加之糧價持續上漲,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極大擔憂,甚至有人認為會引發全面的糧食危機。但是,專家指出,目前斷言出現全面的糧食危機有點過度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首先,與2008年糧食危機不同的是,目前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谷物類農產品,而全球大米價格漲幅不大,且庫存水平合適。其次,目前原油、肥料和國際貨運價格均低于2008年,有助于降低糧食進口和下一季糧食種植成本。另外,美國農業部、農場主都表示現有的農作物種子抗旱性強,旱災對大豆等作物產量的最終影響還難確定。 專家還指出,美國農產品出口政策不會因干旱而改變。美國數十年前取消過一些農產品出口交易,但現在不會再這樣做,因為很多農產品的價格與訂單在很早之前就已確定。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