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央行公布消息: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從緊貨幣政策要求,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9年12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本輪上調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18.5%,創下1984年以來新高,并不是歷史峰值。1984年,央行按存款種類規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企業存款為20%,農村存款為25%,儲蓄存款為40%。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12月10日)公布的11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5.1%,高于10月份的4.4%,也高于預期的5.0%。創出28個月新高。同時1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1%,亦高于10月份的上升5.0%。此外,中國11月CPI環比上升1.1%,PPI環比上升1.4%。
此前,著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這個月到底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加息,主要取決于11月份的數據。如果11月份CPI雖然創出年內新高,但是比市場預期的要低,而且已經有下行的趨勢,央行就會采取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方法,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稍前也表示,由于央行對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是付息的,且這個利息涵蓋商業銀行的存款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對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產生硬沖擊,因而,準備金率本身還有上調空間。.
但很明顯,面對不但創出新高,并高于預期的CPI增幅,央行并沒有實行加息,而是繼續提高存款儲備金這種平靜的措施。而中國發改委表示有信心12月份CPI漲幅會有所回落,預計至5%以內。這一方面符合出臺控制物價的措施見效所需周期,另一方面也暗示年內加息可能微乎其微。
以下從歷年中國調整存款儲備金率前后金價走勢中找尋本次上調存款儲備金率對金價的影響:
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一覽表
從中國經濟開始對國際市場有明顯影響的07年開始觀察,07年-08年上半年的存款儲備金率一直處于上調的狀態,因為要控制當時日趨過熱的股票市場。這段時間內,宣布上調存款儲備金率后金價往往是上行;而到實行上調當日后大多形成頭部轉勢下行。
2008年下半年的存款儲備金率一直處于下調的狀態,因為要刺激消費及投資市場。2010年以來的存款儲備金率一直處于上調的狀態,因為要抑制日益高漲的CPI。這段時間內,無論存款儲備金率是上調還是下調,金價都呈現一致的
走勢:宣布上調存款儲備金率后金價基本上都是下行;而到實行上調當日后大部分都是止跌回升。
可見最近兩次宣布上調存款儲備金率后金價先抑后揚的
走勢,雖然存在中國收緊銀根打擊商品市場的過度擔憂狀態的特殊性,但也是服從08年下半年以來的普遍性。從大概率以及金價本身運行方向來看,宣布后依然向下方的上行趨勢線回調,但在實施后將順勢反彈,甚至形成中期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