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繼續下跌,走出“三連陰”的急跌行情。同一時間,美元與白銀呈現互跌的奇怪現象。美元在大多數時間里,與白銀呈負相關性關系。一時間,市場眾說紛紜,難以有統一觀點。細心研究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發現近段時間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法DAX指數、巴黎CAC指數都在上漲;貨幣市場以“歐元”為主的高風險貨幣創出8周新高,很多大型對沖基金對歐元由凈空頭轉化成凈多頭;代表著大宗商品的CRB指數屢創新高,保持著完美的上升趨勢。在貨幣市場中,唯獨美元跌,而在大宗商品中,也只有貴金屬市場受壓下跌。由于貴金屬有對沖通脹的作用,按理大宗商品上漲,貴金屬不應該受壓。像這樣的推論,容易把投資者帶入“死胡同”,甚至導致很多人在決策上出現重大失誤。而白銀有多重屬性,認清某段時間內的主導因素才是重中之重。
之前希臘主權債務上的問題,導致歐元債務危機,讓投資者心有余悸。當意大利、葡萄牙的國債相繼到期時,立刻成為市場的焦點。隨著外匯儲備超級大國“日本”“中國”購買歐元區國債,力挺歐元。在這些國家債券順利銷售的情況下,激起市場購買高風險資產的情緒。另外,俄羅斯也宣布購買歐洲區的穩定基金的債券,使得穩定基金債券被9倍超額認購。因此,美元、黃金、白銀等這類避險資產被投資者所拋棄。而市場上出現美元與貴金屬互跌的“怪相”。
從資本市場看,股市的上漲反映投資者對經濟復蘇充滿預期。由于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能提前反映經濟的好壞。而股市的攀升,無疑助漲投資者追求高風險資產的積極性。從資金分流的角度講,股市短期賺錢效應的呈現,使得一些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轉戰股市,分流一部分貴金屬市場資金。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白銀反彈后繼續下探,并有效突破28.00重要支撐位,走出罕見的“五連陰”。銀價觸及26.50一線支撐后,受長線多頭買盤的支撐,并小幅反彈。之后銀價在26.50—27.80區間,進行寬幅震蕩,這和我們預期一致。
而上周五埃及動亂,立刻成為市場焦點,甚至奪取美國GDP數據的風格。與此同時,惠譽評級公司表示:由于埃及緊張局勢給未來政治及經濟前景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將埃及主權評級前景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受此影響,美元與貴金屬“同跌行情”,轉化為“同漲行情”。
技術上看,銀價在邊緣政治的影響下,已經刺破28.00的重要壓力位,目前處于布林線中軌以及壓力線位置。我們認為:這處雙壓位置,很可能有效阻止銀價進一步上漲,使得白銀中期回調趨勢不變。基本面看,埃及動亂屬于邊緣政治問題,對內部經濟影響大,對貴金屬市場構成支撐作用時間短。歷史邊緣政治研究發現:邊緣政治對貴金屬市場價格影響屬于“戰爭銀價”,具有爆發性與持續時間短的特征。因此,我們預計“埃及動亂事件”短時間內支撐貴金屬市場強勢反彈,就如同“韓朝炮擊事件”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