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國集團(G20)在本周末于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會議上,破天荒地為全球未來五年經濟的成長前景設定了至少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的目標。而這也顯示,各方普遍樂觀地認為,危機期間的最嚴峻階段已經過去,而各國經濟政策制定者也該把工作思路重心由財政緊縮轉向扶助經濟增長。 被提前批露的最終公報內容顯示包括,各國經濟領導人承諾采取具體措施來增加投資和就業,以及其它一些改革措施。G20國家的經濟總理占全球的85%左右。 以下是主要決策者的言論摘要。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霍基: 關外G20目標:各國政府首腦將在布里斯班峰會上提出各自的整體經濟成長計劃。目標是把G20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2%或更多。但目前,G20還暫時沒有面向各國的中心計劃。 與會者承認,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動向將影響新興經濟體,并正確認識到,需要在可預見的將來把這點考慮在內。 關于經濟成長:G20爭取在未來五年把全球經濟成長提高逾2萬億美元,在全球創造出數千萬個就業。而各國也必須為此制訂相應的政策。每個國家都必須出力。不同的國家將面臨不同的挑戰。 關于中國:中國必須以務實態度對待經濟成長速度。 關于監管:人們意識到,全球各國必須避免在市場監管方面過于狂熱,有些地區可能存在這種問題。因而,各方也必須確定重要的監管改革已經完成和結束。從那之后,全世界各國才可以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監管環境。 美國財長杰克盧: 關于經濟:目前可觀全球復蘇正在變得更加穩固,但仍然面臨挑戰。 關于稅務:美國歡迎關于推進稅務改革方面的共識,希望確保跨國企業都合理繳稅。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 關于日本央行的刺激政策:結束長期通縮,不僅對日本自己有利,而且全球經濟也將受益。日方已在各種國際場合解釋這點,并認為其的觀點已被G20成員國所理解。 關于歐洲:歐元區通脹確實在放緩,但經濟正在觸底,而且通脹預期穩守在歐洲央行的目標水準附近。總體來看,該地區不會滑入通縮。鑒于該地區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單一經濟實體,因此大家都希望歐元區經濟能加速復蘇,并逐漸走向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 關于通縮風險:歐元區通縮風險很小,目前歐元區不存在通縮傾向。德國的名義工資增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抗歐元區通縮風險。 關于新興經濟體:不應高估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 關于G20目標:政府可以設定一些目標,而且各國政府也有能力實現這些目標。比如赤字與債務控制目標就理應得到滿足。而全球經可以達到什么樣的增長速度,要經過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才能得到判定。政治家無法保證這個過程會達到什么結果。 關于減赤與保增長:實現較高經濟成長速度的一個條件是,持續削減過高的赤字。穩健的預算政策與合理的經濟成長政策不矛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 全球經濟成長近幾個月增強,主要是受發達經濟體驅動,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與資本流動波動加劇,以及發達經濟體的通脹較低,未來將構成重要挑戰。有必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和加強國際合作,以推動更強勁的全球復蘇--可持續的并能帶動就業健康成長的復蘇--并對抗實際的以及潛在的風險。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