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截至目前本年度上漲287.87美元,超過去年的218.92美元,今年的漲幅達到26.27%,超過去年的24.90%。創下了十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漲幅。并且連續兩年漲幅超過20%,年線圖上十年的上漲清晰可見。 黃金十年的牛市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的幾年的大牛市,通過自身的強勁的表現證明了真正的王者風采,同時這也應該歸功于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近70年來堅持”凱恩斯主義”而釀下的苦果,也是為了政治的短期利益,利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無限的創造需求,而進行過度消費的結果,從美國到歐洲再到新興市場,都陷入了需求不足的困境,傳統的經典經濟學理論失靈導致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只見通脹抬頭,不見消費回升,美國目前的低通脹水平是以其他國家忍受輸入型通脹,并且為了遏制這種通脹犧牲經濟增長換來的。 美元和黃金作為兩個貨幣體系的代表之間的博弈,隨著全球美元信用創造體系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而更加的向黃金傾斜,黃金實質上代替了一部分美元的作用,雖然黃金并未進入實質的流通領域,但是有黃金作為創造性用的擔保,而不再是此前的美元。全球的投資者都紛紛回歸這位以前的“貨幣之王“,而黃金的表現也證明,以黃金為代表的實物貨幣體系確實舒服了政府的短期制造通脹的企圖,更有利于長期的經濟發展,凱恩斯主義提倡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成為政府制造通脹,利用貨幣幻覺來刺激消費的依據,這種政策實質強迫個人將財富向政府以及企業轉移,而黃金卻可以其對于貨幣幣值的靈敏反應,確保自身的財產依舊保持購買力不變。 黃金在今年里更顯示出他的另一個優勢,除了保值之外它還擁有全球最高的信用,這在歐洲債務問題方面已經凸顯出來了,黃金除了應對了美元的貶值,還應對了歐元的信用崩潰以及國際信用違約,從這個角度看黃金其實與其他投資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全球最高的信用,這種信用不但是經濟的范疇更是政治的范疇,這一點韓國深有同感。雖然黃金在此前的“非貨幣過程中“與實際的流通貨幣脫鉤,不過經歷了此次的危機黃金將日益成為新的儲備資產,而這種儲備不僅僅是防范通脹風險,更是在作為信用制造的基礎。 此前投資者一直關注于貨幣的信用貶值,而此次危機以來的國家信用破產以及區域性貨幣信用的不穩定,使得信用完全喪失成為一個并不遙遠的話題,此后的金融學教科書將不會再將政府的債券當作無風險債券了,因為冰島破產以及歐洲的債務問題。 說完了歐洲對于黃金的助推,再來看美國,美國現在是在依賴于其不斷制造的風險事件以及風險事件背后,人的恐慌維持著美元的體系,美國聯儲每實施一次量化寬松政策與其說在考慮釋放多少錢,倒不如是在考慮那里有美國可以利用的潛在政治,經濟局部沖突爆發點,聯系歐洲債務問題以及近期東亞的局勢,完全和上世紀90年代末相似只不過這次歐洲制造的經濟金融風險,亞洲是軍事對峙,上世紀90年代正好相反亞洲金融危機,科索沃戰爭。美元其實在本世紀初美國網絡泡沫破裂之后就不斷在下跌,原因只有一個美國不再創造財富,美國實體經濟再也找不到新的增長點,美國實際上是在運用金融體系不斷在轉移財富而已,美元只不過是個需要時強勢,賴賬時貶值的玩物,他背后的基礎是石油和軍事而非經濟,所以美元的波動加劇支撐了黃金十年的上漲。 那么2011年呢,黃金在2011年的走勢將繼續其此前的輝煌,原因有以下幾點:美國經濟的復蘇仍將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經濟就像一個病人現在實在*吸鴉片讓自己精神抖擻,而鴉片就是量化寬松政策,美元的流通體系已經完全堵塞,信用創造停滯,一旦美聯儲在明年上半年結束QE2那么美國經濟就有可能再次減速,歐洲方面其債務問題的擔憂可能會迅速解決但是各國將長期的陷入政府開支的緊縮,這在中期看歐盟的經濟將減速,由于西歐各國的私人部門債務比率也比較高,消費將難以迅速恢復。新興市場方面大多是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而歐美就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全球的總需求伴隨歐美發達國家的幅度緩慢將呈現下降走勢。從這個角度看,全球或正在面臨著流動性過剩與總需求不足的雙重困境,這只能造成一個結果滯脹—高失業和高通脹并行,尤其是在發達國家,所以黃金未來在抵御通脹以及規避宏觀經濟風險方面仍將是主角,2011年的黃金仍將取得驕人的漲幅。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