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信,源自美國次債危機、歐債危機而引發的全球系統性金融危機風暴,以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殺傷力,在2011年度即將全面消失。 SPDR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ETF,用大舉減倉的行動,詮釋了國際金融巨鱷對全球資本市場的最新判斷。更多的國際資金也在紛紛撤離,此類人認為,黃金即便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但如今,它已經不再是人們追逐財富的最佳投資品。 “黃金是亂世避險的最佳選擇,但經濟發展一旦轉入上升通道,黃金的保值速度,顯然追不上更多金融衍生品和股票投資的收益。”一位堅信金價即便未來兩三年內還會沖擊1500美元甚至更高價位的投資機構人士認為,與金價用兩三年時間才能攀升一兩百美元的升值空間相比,無論是投資原油還是股票市場,都可以獲得遠遠大于黃金收益的業績。 然而,國際市場對金價后市的冷靜,并沒有引起中國投資者的關注。 而受樓市大幅度政策調控影響,國內至少有500億元人民幣資金正在蜂擁進入黃金市場。在廣東和上海,有投資者一擲萬金地買入十幾公斤黃金,黃金市場的避險功能,在中國市場仍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 “我們也在研究國內外市場對黃金后市大相徑庭的判斷,也許,美國以及歐洲經濟的復蘇程度比大多數人預料的都要好得多,但就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看,人們更憂心一觸即發的惡性通脹引發另一場系統性風險。”成都高賽爾黃金高級分析師王瑞雷認為,惡性通脹的風險,主要受力于原油等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暴漲,從眼下看,國際局勢動蕩放大了原油價格惡性暴漲的態勢,換言之,原材料價格的無限制高企,正在為引發惡性通脹埋下禍根。 王瑞雷這一觀點獲得了大多數國內普通投資者的認可。即便已經遠離金市,來自武漢的黃金投資者陳先生也表示,如果惡性通脹全面爆發,就中國看,人們一方面可以買入美元等外匯產品謀求跨幣種保值,另一方面,買入黃金也會是尋求規避系統性風險的主要手段。 歷史上,除了金融危機能夠引發黃金價格全面上升,惡性通脹也是能夠引發金價大漲,或者長期支撐黃金價格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鑒于此,國內投資者熱衷買入黃金,也就不難理解。”私募人士金濤預期,中國對黃金市場的復雜心態,或將長期支撐國際金價在1400美元上方運行。 考驗中國投資者智慧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假設國內經濟發展陷于低增速格局,股市、債市的投資收益或許都將呈現負數,在此情況下,買入黃金這一硬通貨,顯然可以規避來自于本國經濟的巨大隱患,同時分享歐美經濟體全面復蘇后對黃金價格形成高位支撐的保值功效。 種種復雜因素交織之下,黃金價格正在成為衡量中國政府抵抗通脹能力的反向指標。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