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明年1月31日正式離任還有整整六個月時間,確定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已經進入倒計時。在美國經濟復蘇勢頭確立但立足未穩的當下,美國媒體精英和華爾街人士輪番將幾位經濟學大腕的名字推上新聞標題,并用“白熱化”來形容這個對全世界舉足輕重的職位的爭奪。 詹妮特·耶倫,67歲,現任美聯儲副主席,是輔佐伯南克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重要人物。 勞倫斯·薩默斯,59歲,現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年輕時即嶄露頭角的出色經濟學家,與格林斯潘和魯賓一道被并稱為確保美國經濟繁榮的“三駕馬車”。 唐納德·科恩,年逾古稀,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供職美聯儲系統40年,并在美聯儲副主席任上榮譽退休,現為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兼任英格蘭銀行金融政策委員會成員。 這三位均出身名校,學識超拔,行政經歷豐富,實力對比在伯仲之間。近日,奧巴馬總統在與國會議員溝通時也提及了他(她)們出任下一任聯儲主席的可能性。除了這三位,民間流傳的候任名單中還有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泰勒、馬丁·費爾德斯坦、艾倫·克魯格,克里絲汀·羅默等。但市場普遍認為,下任美聯儲主席將最終在耶倫和薩默斯之中產生。無論二人誰最后當選,都將創造歷史——如耶倫勝出,即成為百年美聯儲的首位女性主席;如薩默斯獲任,則是美國第一位同時擔任過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的經濟學家。 在美國的經濟決策體系和政治生態中,美聯儲居于中心地位,同時也備受爭議。傳統上認為,財政部、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白宮預算管理局構成了美國總統的三大經濟班底,美聯儲則是相對獨立的制定貨幣政策的央行機構。但實際上,總統在聯儲主席的人事提名任命上具有超強的權威,誰當選主席對政府推動宏觀經濟決策至關重要。總統的意志、國會的偏好、市場的議論都會對人選的產生造成影響。從最近美國各方反應看,已有多位參議員聯名推薦耶倫,卻對一向咄咄逼人的薩默斯頗有微詞,白宮經濟班底中則不少人傾向于最有“精英范兒”的薩默斯,而科恩則是奧巴馬本人主動提及的人選。華爾街對耶倫抱有更多的好感,很大程度上是認為其強烈的量化寬松主張和溫和的反通脹立場有利于市場的穩定。 經過嚴重的金融危機洗禮,美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低增長、低通脹,頻繁出招的宏觀經濟決策(以量化寬松為例)也體現出非常態化特征。如今,美國經濟復蘇處在節骨眼上,企業投資意愿上升,銀行發放的工商信貸強勁增長,住房市場有所恢復,汽車銷量上升,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美聯儲表態要逐步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但缺乏明確步驟和時間表。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執掌美聯儲的伯南克選擇與白宮站在一起,用前所未有的市場干預手法來刺激經濟,加重了外界對美國“大政府”的印象,強化了其被稱為美國憲法規定的三權(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權力”的認識。 無論是行將掛冠而去的伯南克,還是即將入主的耶倫或薩默斯,都是深受凱恩斯主義傳統影響的經濟學家。盡管前路多舛,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經濟會提振,價格水平會回歸,多年量化寬松帶來的通脹效應必定會漸行漸近,不排除會突然間卷土重來,造成惡果。他們作為出身于美國東北部常春藤大學的宏觀經濟學“咸水學派”的代表,將繼續為主張自由市場、政府少干預的中部地區“淡水學派”所攻擊。在秉持反通脹立場的“鷹派”面前,美聯儲內部要把控好促增長和防通脹的平衡殊為不易。 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在美國CNBC民調“誰將成為奧巴馬提名的美聯儲主席”的投票結果上,赫然出現了保羅·沃爾克的名字。沃爾克是“美國經濟活力之父”,他在1979-1987年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不屈服白宮干擾的反通脹強硬立場,被一代代經濟學人和政治家公推為維護央行獨立性的典范。沃爾克掌舵美聯儲期間,大膽運用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工具,艱苦抗擊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同時推動白宮強化財政紀律,以高超的溝通藝術凝聚各方共識,成功降服了通脹惡魔,為美國之后20年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使這家全球最主要的中央銀行所堅守的獨立性和打造的信譽度受到世界公認。 無論民意如何,耄耋之年的沃爾克已不可能再度披掛出山,莫非人們在以這種方式提醒美聯儲和白宮,美國未來需要的,應是一位意志堅強、專業精湛、超越黨派政治、敢于逆風而動的聯儲主席。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