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洲國家在應對通脹方面一直都非常重視,無論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財政領域的一些措施,對通脹預期的管理不可忽視。而通脹并不是簡單的現實物價的漲落,控制通脹一般情況下除了收縮貨幣政策等實際行動之外,對通脹預期的管理也需要注意。 比如美國方面,美聯儲會推出一些有利于市場流動性的貨幣政策,但這些政策非常的隱晦,通過反復的研究和琢磨,最終呈現在市場的時候,整個市場預期并不明顯,然而又能達到刺激流動性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聯儲創造出來的國債“扭轉操作”計劃,市場一般情況下很難看出其初衷和端倪;另外還有歐洲央行推出的長期再融資計劃等,光這些名字就讓很多投資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歐、美這些國家由于金融市場化的歷史較為深遠,已經形成了一種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金融政策文化,雖然這些市場經常也會爆出比較嚴重的危機,但整個方向是更加的開放、正面,這一點中國金融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拿管理通脹預期來說,中國的貨幣政策似乎總是暴露在聚光燈下,很多貨幣政策連變幻名字的可能性都不大,每一個貨幣政策的叫法似乎都摘自教科書?梢赃@么說,中國的貨幣政策,既顯得倉促、生硬,還缺乏“藝術”性。當然,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扭轉的問題。 對于市場投資者來說,無論是通縮還是通脹,也無論是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出現,直覺告訴我們,危機又來了。 目前來看,中國的CPI數據跟全球基本同步,出現了通縮的征兆,但整個全球的貨幣市場已經備受詬病,對央行直接放松更多貨幣政策抑制通縮的方法變得警惕和抵觸。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各中央銀行發揮一定的金融智慧,如何在防御通縮方面有所作為,又可以很好的管理通脹預期。 就在西班牙、意大利等歐元區國家舉債維艱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卻準備推出一款一年期以上的新型國債。此債的一個創新點是,無固定收益率,接受負利率報價。 一直以來,國債均標榜的是以固定收益率為保證的穩定收益投資產品,除了發生主權債務危機,似乎國債的安全性在金融市場是最高的。但任何市場,離不開供需之間的博弈,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包括德國的國債在內,目前看到的情況是整個歐洲債券市場的購買群體和數量出現了下降。而美國國債卻供不應求,很多投資者寧愿在美國國債市場獲取非常小的收益,也要放棄其他市場較高的國債收益,圖個安全。 美國財政部準備推出的這款新型國債正是應市場而動,既然需求越來越大,那收益率就會越來越低,并且隨著諸多美元資金的回流,很多資金不得不無條件的進入到美國國債市場。也就是說,投資者在購買這款國債之后,有可能以虧損收場。個人覺得更多的可能是,這款國債的收益率就像聯邦利率一樣,接近于零。 然而,這就使得美國政府可以繞過美聯儲無成本融資,應對當下的經濟不景氣以及獲取更多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資源。 當然,其他國家也可以這么干,但問題是其他國家國債方面的安全性和吸引力是否足夠,還有另一個問題是,美國整個聯邦利率接近于零,更多的資金就有動力去購買比存款收益稍微高一點的國債。 另外,全球市場對美元走勢的提振本身就給了一些美元資產投資者一個較大的信心,就算在持有美元的過程當中收益為零,但如同近幾個月來美元的走勢一樣,美元相對于諸多非美貨幣出現了升值,這就相當于持有美元或美元資產的投資者達到了保值增值的目的。 美國的金融政策固然厲害,要仿效美國式的金融刺激政策,拿中國來說,目前還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 第一個是人民幣走勢的不確定性,諸多投資者更多的開始思考,持有人民幣資產和人民幣債務的長期收益能否得到保障。這就要求中國在人民幣資產投資、匯率改革和國際化方面需要更加努力。 第二個是中國整個經濟增速的下滑,以及房地產市場改革的推進,對各地方政府的收入及償債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而中央財政的能力不足以支撐各地方財政的更多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政府的舉債成本會上升。 第三個是中國央行目前依然保持著一定的利率水平,如果經濟下滑一旦引起資本市場的風險驟升,更多的投資者寧愿將資金存入銀行,也不會擴大投資。這就給整個實體經濟造成了新的壓力,對整個資金的分配體系注入了被動因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貸可以擴大,但這跟市場的主動投資比起來,效率會更低一些。 總體來看,貨幣本身的吸引力不夠,而債務增多和經濟環境下滑造成的風險需要用更多的開放和改革去化解。目前投資者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到底整個全球的可配置資產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潛力如何,周期多長。 我個人認為,目前來看,整個全球市場具備一定的機會,這些機會蘊藏在通縮來臨及加深之際。包括美元走強引發的大宗商品市場下跌,也包括經濟增速下滑導致的證券市場的下跌,還一個是因為局部債務等問題造成的外匯市場的波動。 通脹無牛市,通縮更不可能產生牛市,這個辯證唯物的觀點也告訴我們,之所以通脹沒有牛市,是因為通脹將引起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視,而抑制通脹的過程就是結束牛市的過程。通縮過程中也很難產生牛市,因為通縮意味著經濟下滑、市場信心不足等。 個人愚見是,真正能產生牛市的時期既不是通脹時期,也不是通縮時期,是危機來臨的時候。只要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一片光明,那么危機就是暫時的,而危機造成的恐慌會讓更多的投資者拋售優良資產,這種機會只有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才能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