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保險及信用管理服務機構——法國科法斯集團17日在巴黎發布報告說,全球經濟增長率今年為3.4%,低于去年的4%。 報告說,歐洲國家普遍實行財政緊縮政策、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國際貿易收縮是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因素。 報告預測,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從去年的2.3%降至今年的1.8%,其中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從去年的1.7%降至今年的1.4%。經濟增速放緩將對企業平均信用風險水平產生負面影響,但影響有限。 報告說,危機過后,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快速、強勁,商業投資是很多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但受全球經濟復蘇進程遲緩影響,新興經濟體平均增速也將從去年的6.7%降至今年的6.2%。 科法斯首席經濟學家伊夫·茲洛托斯基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從金融危機中吸取了教訓,私營部門借債趨于理性,但并不能完全擺脫私營部門債務激增的風險。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仍將出現投資熱潮,但同時也存在兩種風險趨勢:一是一些企業由于本國條件受限而前往一些條件更優惠的國家借債,造成外匯債務激增;另外是一些國家銀行大量向企業借債,但其本身風險評估能力有限,從而造成潛在風險。 金融危機發生后,發達經濟體貿易信用風險評級呈下行趨勢,而新興經濟體則呈上行趨勢,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伊夫·茲洛托斯基在接受采訪時說,與前一年相比,2010年的新情況在于,新興經濟體在危機后復蘇強勁、金融穩定,而發達經濟體整體沒有恢復到危機前水平。 科法斯貿易風險評級顯示,去年28個發達經濟體中只有9個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危機前,發達經濟體中的最低風險評級為A2,當時只有9個新興經濟體的評級超過A2。2010年,發達經濟體中的最低評級為A4;而包括中國、土耳其、巴西、印度在內的27個新興經濟體評級超過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在A4或A4以上。 報告說,最新評級中的一個積極趨勢是:金融危機之后,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貿易風險評級的兩極分化現象已有所改變,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2009年,科法斯將23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風險評級上調或列入正面觀察名單,將47個國家或地區的評級下調或列入負面觀察名單;2010年,科法斯將47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風險評級上調或列入正面觀察名單,僅將6個國家或地區的評級下調或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科法斯為世界三大信用保險公司之一,占全球商業出口信用保險25%的市場份額。科法斯每年在巴黎舉辦科法斯全球貿易風險論壇,召集全球經濟界人士分析世界經濟走勢,評估國家和行業存在的風險,為各國進行對外貿易和投資提供參考。該集團還定期更新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信用風險評級。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